后真相时代的假新闻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31 09:28: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首先虚假新闻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从假新闻的起因到虚假新闻的传播方式特点到最后的规避解决都有着非常详细的研究数据,但从后真相时代这一传播环境下出发对虚假新闻进行研究的内容则相对较少。

其次是针对后真相时代的研究也是从2015年末才刚刚开始,研究的内容还不够透彻。

笔者综合以上两点,从后真相时代的传受环境下出发,对假新闻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并对后真相时代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于当下阶段媒体的工作和发展以及对及虚假新闻问题的规避与解决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选题研究内容(写作框架)(一)后真相时代的特征研究1、后真相是什么?2、后真相时代下信息的传受特征。

3、后真相时代中新闻媒体的言论地位改变。

(二)虚假新闻在后真相时代中的研究1、后真相时代下虚假新闻的特征研究,包括产生背景、传播过程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为后真相一词真正是出现在2015年末,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英国《牛津大词典》于2016年收录#8220;后真相#8221;一词,并选为2016年度词汇。

解释为情绪会影响事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问题:后真相时代下假新闻的传播与规避研究方法: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调查问卷

5. 参考文献

[1] 王翊朝.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受方式与应对路径[J]. 新媒体研究,2017,3(15):106-107. [2]张建中. 治理假新闻:#8220;后真相#8221;时代欧洲国家的创新与实践[J]. 新闻界,2017,(06):95-101. [3]托马斯#8226;史班达. 后真相时代,与假新闻#8220;对决#8221;[J]. IT经理世界,2017,(07):66-68. [4]迈克尔#8226;舒德森,周岩. 新闻的真实面孔--如何在#8220;后真相#8221;时代寻找#8220;真新闻#8221;[J]. 新闻记者,2017,(05):75-77. [5]马彬彬.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D].山东师范大学,2015.[6]周思思. 假新闻成因及对策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6.[7]江媞媞. 论#8220;虚新闻#8221;和#8220;假新闻#8221;法律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05.[8]潘新. 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 东南传播,2009,(10):69-71. [9]侯琬莹. 新媒体时代受众视域中#8220;后真相#8221;时代成因浅析[J/OL]. 新媒体研究,2017,(20):75-78(2017-11-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330.G2.20171103.1454.060.html. 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17.20.030.[10] 张梦宁,杨瑞瑞. #8220;后真相#8221;时代对传统媒体的挑战[J]. 传播力研究,2017,1(05):60.[11]刘少君. 虚假新闻在#8220;后真相#8221;情境下的传播及规避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4):49-50. [12]南塬飞雪,胡翼青. 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J]. 青年记者,2017,(16):12-14. [13]Nick Rochlin. Fake news: belief in post-truth[J]. Library Hi Tech,2017,35(3):.[14]曾建辉. 微博假新闻的产生与防范[J]. 新闻爱好者,2012,(08):13-14. [15]廖向东. 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及根源分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01):13-14 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