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视角的产品供给向“产品 服务”转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1 08:52: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说,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从#8220;消耗#8221;逐渐转向为#8220;消费#8221;,即,对于产品的质量感知逐步提升,产品的供给不再是只由生产到售卖,为了提高产品的全面质量并增加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对于售前服务与售后服务的要求提高;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产品的全部流程不再是一个单向的系统,变得充满交互性并更加饱满,产品生产前与目标用户群体的质量交流能更好的优化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后接受的用户质量跟踪与反馈能更好的改进产品后续质量。

综上所述,#8220;产品#8221;提高质量的重要一环就是提高优化服务质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西方服务质量研究现状(1)服务质量概念性研究关于质量问题的研究是基于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而开始的,对服务质量的开创性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由北欧学者开始,之后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资助了长达10 年的服务质量专项研究。

北欧著名的芬兰学者Gronroos (1982)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它明确了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这个服务质量结构模型是旗帜性的研究成果,之后的关于质量模型的成果大多是它的演变形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基于质量视角的产品供给向#8220;产品 服务#8221;转变所面临挑战的研究(1)产品运营模式的转变(2)对于质量提高所带来的价值的认可度以及部分企业控制成本比重(3)人才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2、基于质量视角的产品供给向#8220;产品 服务#8221;转变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1)机遇a.国家政策的转变b.同行开展服务质量c.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于产品的整体要求(2)对策a.重视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并参与服务质量相关的政府扶持项目 b.学习借鉴不断优化 并在企业内部灌输质量的重要程度c.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5. 参考文献

[1] 田玲.服务质量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09. [2] 戚译,王颢越.基于差距模型的服务质量改进初探[J].特区经济.2005.05[3] 叶万春主编.服务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刘向阳.西方服务质量理论的发展分析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8月 [9] 万君,刘馨.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极其发展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 [5] 王淑翠,王伟.服务质量文献综述[J].山东经济.2005年9月[6] 范秀成.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M].南开管理评论.1999.01[7] 王国顺,蔡秒.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提升服务业竞争力[J].企业技术进步.2003.12 [8] 胡楠著.六西格玛在中国企业的实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9] 黄怡.六西格玛管理与实现顾客满意[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陈京,杜兰英.物流企业的6西格玛管理战略[J].物流技术.2004.04 [11] 丁海港,张一平.用六西格玛提高银行服务质量[J].北方经贸.2003.11[12] Pascale Carayon amp; Marla C.Haims.Balanced work system and participation inquali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in the community[J].Published online: 20 May 2003_ Springer-Verlag London Limited 2003[13] Gronroos.Christian Service[J].Management and marketing.Lexington[14] 马林主编.六西格玛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15] 卫越男,宁德煌.论真实瞬间的服务质量控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