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0年1月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而来,以武汉为中心发生了广泛的传播感染,全国各地各个省市团结一心,共同抗疫。各大媒体在抗疫过程中积极应对,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及时播报疫情动态变化、针对疫情期间的复杂信息进行甄别确认与辟谣澄清,对疫情的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在此期间在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上以不同形式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安抚民心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散发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结合《人民日报》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的内容特性及地位的权威性,拥有重要研究价值与意义。
《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媒体当中拥有重要地位,新媒体的逐渐崛起使得主流媒体需要不断紧跟时代,与新媒体平台结合。新冠疫情期间,民众因为新冠病毒传染性强的特点大多待在家中,基本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各方信息,目光焦点集中在网络信息之中。而疫情期间,因新媒体的自身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各大自媒体也争相出头,信息来源复杂、信息量也极大。全国各地疫情动态、武汉前线民众状况都影响着各民众的情绪,真实信息与谣言的混杂使得人们很难去判断真伪,除了对于一线信息的即时播报,对于谣言的澄清以及民众情绪的稳定也是媒体的重要责任。
所以将以《人民日报》为主题,分析其在疫情期间的报道策略,总结特点以及分析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将以《人民日报》为例,对《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的报道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其他主流媒体以及商业媒体的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人民日报》在疫情中对具体事件与人物报道的方式和特点,总结其报道策略;突出《人民日报》在疫情过程中对于国内外舆情的判断与把控,明确自身作为主流媒体对于社会舆情的导向作用体现,来判别社会责任的实现状况。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总结,了解《人民日报》在抗疫过程中的优势与缺点,并总结实践经验,为各大媒体报道重大突发卫生事件提供策略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新冠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的报道方式与报道方向;《人民日报》报道的特点;对于《人民日报》报道的策略总结与建议。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主流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舆论引导功能探究》对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的作用有了一些总结:主流媒体具有舆论引导功能,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增强共情能力,增强人们的抗疫意志,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基于社交媒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信息需求与危机治理研究》文中强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信息需求模式研究对于危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不应充当全能化的风险防控角色而忽视公众在危机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应利用社交媒体危机治理功能积极引导公众自发参与疫情防控行动从而与公众形成平衡化的风险防控共同体。基于模型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信息需求主要围绕认知、行为控制、情感和行为四个方面。
《在时度效中凝聚抗疫力量——以人民日报为例谈主流报纸媒体抗疫广告》中提到,人民日报的抗疫广告代表了国内主流纸媒疫情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方面,反映了主流纸媒公益广告的整体特点:率先发声,适“时”而变;把控得当,表达有“度”;融合传播,以实促“效”。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比法。
1.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新冠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的报道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其报道本质、揭示其报道规律与策略。
2.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人民日报》报道方向与方式偏差。
5. 参考文献
lt;!--[if !supportLists]--gt;[1] lt;!--[endif]--gt;张冠文,刘然.浅析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以“央视新闻”微博疫情期间的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20(11):48-51.
lt;!--[if !supportLists]--gt;[2] lt;!--[endif]--gt;张明,刘嘉浩,陈晨.疫情防控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功能及特征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106-107.
lt;!--[if !supportLists]--gt;[3] lt;!--[endif]--gt;代忠勇.新冠肺炎疫情下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路径探究——以《荆门晚报》为例[J].记者观察,2020(29):10-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