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焦虑:自媒体精准推送对青年群体情绪渲染的导向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7 09:11: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加快,青年群体困于社会阶层、薪资、精神满足与身体消耗等因素产生了很多焦虑情绪,使得网络环境中的自媒体看到了蓝海,开始大量传播焦虑问题进行情绪渲染。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使其能够根据用户使用数据为用户推送具备部分相同特征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贩卖焦虑。青年群体作为我国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积极与否的心态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这种传播倾向给青年群体带来的正反作用,探索其是否具有危害社会成员心理的可能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着重研究在新网络环境和精准推送的技术的支持下,焦虑情绪尤其是内卷情绪的产生和类型分析,情绪传播及传播原因分析,引起青年群体共鸣的机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颜其松的《自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焦虑心态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对812位不同职业的18-40岁的自媒体使用者的调查,提出自媒体环境下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心态包括生活压力焦虑、网络风险焦虑、话语权平等焦虑、公权力信任焦虑、信息鉴别焦虑和信息安全焦虑6个方面。

通过对多位学者文献的综合,作者发现,他们认为自媒体“贩卖焦虑”现状的形成大部分有以下原因。

其一,在俞宙聪的《后真相时代自媒体“贩卖焦虑”现象表现机制分析》中提到,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极化某种特定观点以博取眼球或获得支持率等的社会现象。在这个时代,当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时,人们似乎不太关注真相本身,而是首先需要将自己的感情和立场表现出来。当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时,就能获得一种归属感。同时舆论格局的改变——意见领袖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驱使许多自媒体营销号倾向于用“贩卖焦虑”博取眼球,以获得更多的关注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根据热搜社会热点话题和自媒体推送内容定义哪些属于内卷情绪的传播并进行分类,介绍其特点,从社会现实背景方面的原因分析内卷情绪的产生与传播。

2.在自媒体平台如微博、B站、抖音通过精准推送选取尽可能多的平台热点或大V样本,分析其关键词的内卷情绪传播类型和特点,如制造恐慌类、理智分析类等等,通过数据形式总结他们的类型特征和方式、态度。

3.自媒体平台热点话题或大V内卷情绪传播发展的机制:利益导向、媒介素养、社会责任、热搜算法、推送机制。根据话题引导者的其他发布内容等来总结,如有条件对话题设置者进行采访,可参考的理论有符号化、象征意义、身份认同理论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颜其松.自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焦虑心态的实证研究[J].现代交际,2019,No.498 ,9-10.

[2]俞宙聪.后真相时代自媒体“贩卖焦虑”现象表现机制分析[J].新闻研究导

刊, 2019,v.10;No.171,39-4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