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2 11:37: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理由

虚拟偶像是近年崛起的重要技术运用,从2020年开始,数字虚拟偶像迅速崛起,成为业界备受追捧的新星。再虚拟偶像逐渐发展并称为完整产业的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虚拟偶像已其独特的数字形态,创造出人类无法满足的外形以及功能特点,如更加多元的审美标准、24小时在线、精通多种技能等。虚拟偶像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偶像模板、更加个性的独特风格,成为青年群体中备受追捧的存在。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技术背后潜藏风险。虚拟偶像作为非主流文化,普遍发展于青年亚文化群体中,其产业也愈发迎合青年群体口味,并进一步出现危害性因素,如暴力化、低速化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之后,主要从虚拟偶像产业的发展着手,研究虚拟偶像景观下青年亚文化的新变化,并针对产生的某些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虚拟偶像产业发展与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近两年的文献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界对于虚拟偶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对于虚拟偶像发展历程、类型、特征,或者具体案例及其产业化运用等。喻国明对虚拟偶像产业多年的发展历史及其产业类型的研究,沈杨、李镓、陈飞扬对于虚拟偶像“洛天依”及其背后的粉丝文化的研究都佐证了这一观点。我国的虚拟偶像研究具有本体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特征,有利于对于虚拟偶像这一新生事物的整体性观察、把握。但同时,也存在着功利性、肤浅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与不足。

    根据在SSCI文献网站的对virtural idol等进行检索,得到相关检索结果30篇。其中,关注虚拟偶像的理论研究较少,大多为对于具体虚拟偶像产业案例分析,如初音未来、KDA等,以及对于具体产业模式的分析。Choyoung, Kim、Han, Hye Won在研究中对KDA案例进行分析,Kim,doheee对于初音未来本体进行分析等都论证了该观点。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实践研究,侧重对于虚拟偶像产业的具体分析,而较少研究虚拟偶像技术对于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因此,在未来的虚拟偶像研究中,需要着重考察虚拟偶像作为先进技术对于现实社会的宏观影响,前瞻性考察虚拟偶像为社会带来的各种可能性等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确定选题方向,查阅相关文献、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1月,搜集资料,完成实验设计。了解虚拟偶像产业发展与现状,并在网络上加入一些虚拟偶像粉丝群体,观察内部成员表现。

    2022年2月,搜集网络上关于青少年群体对虚拟偶像的反映、关键词等,整合成数据,比较分析,完成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杨名宜.虚拟偶像:一种自带关系属性的新型传播媒介[J].新闻与写作,2020(10):68-73.

    2. 喻国明,滕文强.发力情感价值:论虚拟偶像的“破圈”机制——基于可供性视角下的情感三层次理论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1(04):63-67.

    3. 喻国明,徐子涵,李梓宾.“人体的延伸”:技术革命下身体的媒介化范式——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21(08):11-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