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不管是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还是企业单位;也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有获得充足的人才,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这已经被大多数的管理者所认识,他们不惜代价网罗人才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想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是要用好人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企业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柔性管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Mascarenhas(1981)给出生产制造柔性较早的定义:#8220;生产制造系统应对变化的环境和由环境引起的不稳定性的能力#8221;。柔性管理中的的#8220;柔性#8221;一词源自拉丁文#8220;Flexibility#8221;, 原始的意思是可弯曲的、可转向的、或可调整的、易变的(Gustavasson,1984)。Cox(1989)将生产制造柔性定义为:#8220;工厂对市场情况变化作出反应的快速和容易程度#8221;Nagarur(1992)以应用的角度将柔性定义为:#8220;系统能快速做出调整并适应任何相关因素(如产品、生产过程、生产负荷和机器故障)变化的能力。#8221;然而Upton(1994)提出了一个更为综合的定义:#8220;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或较好的绩效做出变化和反应的能力#8221;。
我国学者汪应洛等(1998)认为如何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制造变化来建立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更应反应的问题,并沿着此思路提出了柔性战略的概念:是指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指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龚代华,陈荣秋(1999)以从上到下的系统角度指出:决策反应能力,实现反应能力和协调程度这三者决定了企业对变化环境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因此将企业柔性定义为决策反应能力,协调程度所表现的综合能力。万伦来,达庆利(2003)定义了#8220;企业柔性#8221;:是指企业具有不断学习,系统地持续地整合内外资源以对付环境变化和因果模糊性挑战的一种能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5日-12月28日 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
2022年12月29日 上交开题报告,等待老师的指导意见
2022年1月19日-3月19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及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赵斌,付庆凤,李新建.科技人员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知识作业难度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3).
[2]张学和,宋伟,方世建.成就动机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实证研究--基于部分科技型组织的调查数据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
[3] 张传庆.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D].辽宁大学,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