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5 15:04: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在增加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有专人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小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平衡、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更倾向于对大型国有企业贷款,进而导致信贷配给及担保体系的不完善,从而融资难问题便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对策建议,为制定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一是引言,指出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由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综述的75%,在中国整体经济中占据大壁江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对中小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然而,中小企业与生俱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的短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其中80%以上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2%的中小企业将缺乏资金列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障碍。

二是文献综述,摘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的主要观点。1、Stiglitz和Weiss提出的#8220;信贷配给#8221;理论是通过对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进行研究得出的理论,对此林毅夫和李永军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比投资者更具有信息优势,更加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在投资者投资千余投资后行为不一致,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分先的产生。另徐洪水还表示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放贷。2、Jayartre和Stallan认为银行规模与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放贷额度。大银行更愿意对大企业放贷,而对规模小的中小企业,银行往往置之不理。3、曹凤岐认为我国的信用带包体系缺失及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造成中小企业无法阔的信用担保的融资困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都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考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林毅夫和李永军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利用对信息的优先获取权而在外部融资过程中损害投资者或贷款人经济利益的激励因素,从而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吉敏和赵彤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我国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一般财务制度不健全,当经营出现困难时,企业总是想方设法拖延还款付息,这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造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因此,中小企业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意识。朱彦宾认为,中小企业外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担保资产的缺乏、竞争能力弱以及银行的#8220;喜大#8221;心理; 内源融资难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经营效益不佳、财务制度不健全和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思路。针对上述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摆脱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关键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Berger和Udell提出了#8220;小银行优势#8221;假说,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相对于大型融资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会更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国内许多学者认为,由于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信息上的优势,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构,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体系。金丽红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而张伟对中小金融机构存在质疑,认为由于银企逆向选择的存在,最实质的方式是加强信用建设,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担保业监管。林毅夫认为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贷款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征信机构、信用体系及市场机制,这样才能达到金融体系的有效配置。齐绍洲和顾本方认为,我国应该统一承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在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试点的基础上组织成立全国范围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曹永华也认为我国需要建立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关的国家级或地方各级的中小企业信用发展基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我国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形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3、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次序理论等,借鉴国外成功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寻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路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0-18.

[2]吉敏,赵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及其破解[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 :77 -81.

[3]朱彦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实证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