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经济下生鲜农产品定价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2 08:52: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价格优先转变为质量优先。与此同时,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大大提高。生鲜农产品因为其具有有易腐性、时鲜性和短生命周期等特性,故而其质量和价格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因素。此外,生鲜农产品作为我国居民重要的食品来源,完善其供应链协调机制对于减少食品损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顾客总量具有重大意义。

社群经济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发生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社群成员在平台发表评论、分享购物体验,与其他成员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成为产品推荐者,实现口碑效应。社群经营者通过社群可以准确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客户相关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实现一对一的营销,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销售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实现与顾客的双向互动,以获得更高销售利润。

近年来,学者们对生鲜农产品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对于社群经济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策略的研究十分匮乏。本文将在社群经济的背景下,运用博弈理论和运筹学知识,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商、零售商协调机制以及在两阶段定价法下的最优的决策模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社群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2.分析目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指出其特点和协调机制突破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影响消费者选择生鲜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是其质量和价格。在社群经济下,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国内外学者对社群经济以及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定价、订货进行了研究。

王道平,李昕怡,张博卿等(2016)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受新鲜度和价格影响的背景下,考虑了生鲜农产品按照两阶段不同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情况,通过引入收益共享和价格补贴的联合契约,构建了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对订货量和降价时点进行了有效的决策。

王方杰(2016)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两级供应链的条件下,研究了生鲜产品的价格折扣问题和最优库存决策问题。通过建立生鲜产品的变质率模型,分析生鲜产品的需求与价、时间的相关关系,第一阶段剩余的部分生鲜产品自动进入第二阶段,建立了销售周期内最优的生鲜产品的价格和库存模型,使得利润谋取最大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周:查阅并整合社群经济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相关文献。

3-4周:研究现有阶段供应链定价理论,分析其定价特点、前提条件以及适用范围。

5-8周:分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定价影响因素,通过筛选选取适用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道平,李昕怡,张博卿.考虑两阶段价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6,21(05):16-22.

[2]王方杰.两阶段价格折扣下的生鲜产品库存模型研究[J].企业导报,2016(10):128 132.

[3]金韶,倪宁.#8220;社群经济#8221;的传播特征和商业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4):113-1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