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级微信公众平台中南京城市形象的建构研究 ——以“微讯江苏”与“南京发布”为数据源开题报告

 2023-02-23 10:47: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信息化和城市竞争白热化背景下,城市形象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公众对该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认知和判断。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有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必须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有利于使媒体融合真正从“相加”走向“相融”,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本论文将立足四级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市级媒体与省级媒体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建构,考察不同层级的媒体关于城市形象建构的异同点,并以此为依据对城市传播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进行城市传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选取省级微信公众号“微讯传播”与市级微信公众号“南京发布”作为数据源,对这两个公众号在2021年有关南京的报道进行分析,从报道数量、题材、性质、形式、来源、篇幅、文本词频等维度,研究二者报道中对于南京城市形象建构的差异,分析不同的新闻媒体是如何对南京的新闻进行选择并报道的。

其中,“微讯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南京发布”为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均为政府官方宣传机构,具有一定的对照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城市形象的宏观研究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李普曼将人类社会生活的环境划分为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两个部分,并指出现代社会由于日渐浮躁,人们大多是靠媒体提供的信息去感知和了解社会环境。而大众媒体所建构的环境是根据媒体自身属性及喜好制成的。但因为媒体的报道工作都在媒体机构内部进行,因此公众会将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当作真实环境,这可以体现出媒体报道对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

目前有关城市形象的宏观研究大多从传播原理入手,解读或阐释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的模式、策略、原则等。周凯、庄鹏论述了城市形象传播模式的构建,他们指出,在城市媒介形象推广过程中,媒介本身的形态、性质、质量等因素都会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中,要重视整体性差异,并强调了分众传播的重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31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022.1.1-2022.1.31:爬取报道内容,进行报道统计

2022.2.1-2022.3.5:学习数据分析专业知识,进行报道内容的城市形象特征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谢晨,朴鸿远.聚类群分:媒体报道下地方城市形象传播的差异化——基于《湖北日报》新闻报道的实证分析[J].新闻界,2016(16):22-27.

[2]李淑瑛.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建构的宁波城市形象研究——基于人民日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关于宁波报道的考察[J].新闻传播,2020(15):41-44.

[3]薛可,栾萌飞.中美新闻框架下的上海形象建构——基于《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的对比研究(2007-2016)[J].新闻记者,2017(03):63-7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