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年来,新冠疫情及其相关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各旅游企业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了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生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变。本文所研究的企业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此次疫情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严峻的市场环境给该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对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加以研究,基于以往学者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本文旨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现有相关理论,设计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分别从多个维度,调研分析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同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文对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且进一步阐述了相关理论在实际中的多种应用,通过多种方法,得出具体的结论,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采用多种形式,探究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交代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对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文献研究进行梳理,了解主要研究进展,为本文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数据对比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多个渠道,搜集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研究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本文深入研究相关内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案例研究法:本文专门对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进行分析,结合全国各地其他类似旅游场馆,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现状,为如何提高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4. 参考文献
[1]刘明焜.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以江门古兜温泉为例[D].广州大学.2022.
[2]张嫚.基于负面信息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企业产品质量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20.
[3]彭建.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机制及调控路径研究——以黄山市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21
[4]谢丽琼.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李祥玉.网络口碑对成都自驾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0
[6]陈瑜.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D].广州大学.2012
[7]孟凡娇.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与品牌质量对旅游者品牌忠诚的影响——以山东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20
[8]黄欣媛.公共卫生危机时间背景下城市形象修复研究[D].广东外国语大学.2020
[9]张艳云.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21
[10]胡晶.抖音短视频对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篁岭景区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22
[11]王维晴.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明月山旅游村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9
[12]许秋云.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品牌个性感知匹配度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2
[13]易波.网红营销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研究——以信阳市为例[D].信阳师范学院.2021
[14]周冰倩.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其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2
[15]李婷.新冠肺炎影响下休闲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广东川岛旅游度假区为例[D].广东社会科学院.2022
[16]蒋昕.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中社会网络传播效果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7]张金洋.研学旅游的动力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18]艾赣锋.弥勒市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对比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1
[19]张曼.旅游目的地环境舒适度对游客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以庐山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22
[20]黄佳佩.微博意见领袖推荐信息对旅游者目的地决策的影响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2
[21]黄倩.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D].华侨大学.2020
[22]王锦秋.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研究——以西安回坊为例[D].西安科技大学.2020
[23]姚月圆.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研究——以娄底市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4]吴冠淑.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体系构建研究——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为实证[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5]葛学峰.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26]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以山东天上王城为个案[D].山东大学.2016
[27]何吉.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游客医院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
[28]杨婷婷.基于在线评论的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D].重庆工商大学.2020
[29]孟亚萌.社交媒体背景下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吉林大学.2019
[30]夏颖颖.自媒体时代下旅游目的地危机传播特征及管控策略——以三清山巨蟒事件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2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3.1——2024.4.2: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综述,撰写前期研究报告;
2.2024.4.3——2024.4.9:撰写开题报告
3.2024.4.10——2024.4.30:充分阅读兵整理相关文献,完善论文框架及结构,开始转写论文正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