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避税新方式及其应对思考开题报告

 2023-01-13 18:05: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外资的大量涌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和税收收入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越来越突出,避税手段越来越多样,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利益,导致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造成中方权益的受损,还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对外经贸的声誉。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反避税对策已经迫在眉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对我国税收流失情况进行研究,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所得税流失率为79%,增值税流失率为44%,关税流失率为56%。这说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形势日趋严重,问题也越加突出。随着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征管工作的不断完善,投资者的避税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单纯利用某种避税手段或是税收优惠政策的避税现象已经逐步减少,外国投资者往往将多种避税方法相结合。我国必须在学习、借鉴西方反避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完善反避税法律法规,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征管,确保我国的经济权益和经济秩序得到维护和稳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现状

(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整体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以黄中根为组长的江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认为:外商投资企业整体效益不高;税基侵蚀的风险不容忽视,英属印度洋领土、开曼群岛等投资国或地区经营亏损大;股息红利是非居民税收的高风险项目。

2.郭富礼和陈展认为:为减轻或消除非居民股东投资退出环节的税收成本,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始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避税,非公允股权稀释就是其中之一。非公允股权稀释,是指公司一个或多个股东按账面注册资金等非公允价不对称增资,导致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下降、股权受到稀释的现象。需要转变增资环节不存在应税行为的观念和严密监控增资行为。

3.罗冠男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有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利用资本弱化避税、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和利用电子商务避税,它的主要危害有阻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的合理配置、损害东道国的经济利益以及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因此,我国需要制定限制资本弱化的税制,防范利用电子商务国际避税,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搜集及整理相关资料;

2022年12月6日至2022年12月31日,撰写开题报告,提交由老师审定,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至3月25日,再次搜集资料,针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交由老师审定,并接受指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黄中银.江西外商投资企业国际税收风险分析.江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赣江财税论坛.2016-12-31

[2]郭富礼、陈展.外商投资企业非公允股权稀释的涉税问题探析.国家税收.2016-10-09

[3]罗冠男.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研究.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07-10:63-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