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成本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效核算企业成本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利润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客户对多样化、小批量和非经常性的商品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成本核算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需要,企业迫切的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而作业成本法能够很好地满足管理层对这方面的要求。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比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思想,是一种全流程的管理理念。实施作业成本法,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能够更有效地实施责任会计目标,使成本信息更加精确,使生产过程更加合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改善成本控制和管理。作为一名会计系学生,我深知这其中的重要性,并将通过介绍并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分析相关应用案例,得到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以助我对企业管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ABC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2.ABC的基本原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王平心教授(1995)等最早研究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动因、作业链以及价值链等,并且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提出我国企业成功采取作业成本法,要结合自身情况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他还认为在未来作业成本法完全可以替代标准成本法。赵丽明(2009)认为,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的制造费用比重越来越多,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比较单一,不能反映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比较合理,所以它反映出来的成本信息比较准确,进而通过成本的控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吴言欢(2009)认为,作业成本法的提出并不是完全否认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是在传统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进行了改进。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通过采用动因追溯把资源费用合理地分配到作业,通过作业动因再将作业分配到产品成本。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依据自己的专业储备和兴趣,通过互选确定论文题目。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阅读相关文献材料,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调研收集材料,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张攀.作业成本法在M银行的应用研究[D]. 河南大学,2013.
[2] 宁亚平.作业成本法适用条件调查研究[J]. 财政研究,2012(03):79-82.
[3] 张彦,丁冉.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内涵及其应用[J]. 财会月刊, 2015(07):120-12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