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了WTO组织,并越来越深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自此,国际上风行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上市公司。
伴随着上市公司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入,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现代社会对上市公司的普遍期望和要求。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写作提纲:一、引言 1.国内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 2.国外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二、社会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1.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动因 2.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概念及内容 3.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 4.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和意义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1.审计的准备阶段 2.审计的实施阶段 3.审计的报告阶段 4.后续审计阶段 四、结论与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将#8220;社会责任审计#8221;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之后开始了对它的一系列研究,主要从社会责任审计的概念、理论基础、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及我国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等方面展开研究。
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是从整个审计学科体系的角度来定义的,尚未有比较权威而统一的观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阳秋林和李冬生(2004)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论述,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将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问题为研究主题,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首先,研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其次,分研究社会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
5. 参考文献
[1]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03):33-37. [2]张正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综述及展望[J].山东经济,2010,4:107-111. [3]周晓惠,许永池.构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双主体联合审计模式[J].财会月刊,2011(2). [4]《WTO经济导刊》杂志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0》精选[J].WTO经济导刊,2011(1). [5] HomerH.Johnson.CorporateSocialAudits-ThisTimeAround.BusinessHorizons,2001;44 [6] 韦蕴桐,王晓杰.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83;上旬刊,2013(8) [7]完绍芹,郑军.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评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8]毕立华.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内部审计,建立社会责任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3 [9] 赵春艳.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 刘钧.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东方企业文化. 2013(11) [11]张济建,张为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析[J].财会通讯.2010(11) [12] AccountAbility.AA1000 Assurance Standards.www.accountability21.net,2003 [13]邹相煜.对建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现代商业.2007(27) [14]苏子涵,王晶淼.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4(36)\ [15] 曲坊健,马杰,徐玮.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业会计. 2014(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