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种投资主体和投资活动空前活跃,而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
就我国现在的社会经济生活来说,市场能否有效配置稀缺的市场资源,其关键在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能否向市场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有客观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质量要求。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分析会计信息透明性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分析会计信息透明性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从投资者利益保护角度提出完善会计信息透明性的意见措施。
研究内容:
一、关于会计信息透明性的理论:会计信息透明性理论基础以及重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是美国SCE前主席Levitt,他在1944年及以后几次的讲话中首先提出了透明度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积极响应,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提到了新的高度。这之后,巴塞银行监督委员会也从银行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多份关于透明度问题的研究报告。Rahman和Vishmann真正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对透明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自从美国SCE前主席Levitt提出会计信息透明度以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也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会计信息披露应当透明。魏明海、刘峰、施鲲翔(2001)等人提到,提高会计透明度仍然离不开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成本与效益的权衡。葛家澍、陈守德(2001)认为,美国证监会前主席Levitt提出透明性的质量标准侧重于信息的表述和披露,这在FASB的概念框架中是从来没有提到的。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亚瑟#183;莱维特曾指出:#8220;我们国家面临的首要经济问题,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对于市场体系的信心。#8221;Ball和Brown(1998)研究认为会计能够向投资者传递某种估计经济收益的信息,使投资者的信念发生变化,并导致其股票买卖决策的变化。Battacharya(2003)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使得投资者对公司财务预测的精度上升,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预测风险以及权益成本。Watts(2003)和Ball(2005)认为高质量的的会计信息能够减少代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公司契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魏明海(2007)也认为,会计的治理功能是会计信息契约有用观的反应,其基本目的在于缓解事后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约束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回报。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2月: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或调整选题;
2.2022年1月15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2022年2月-3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翻译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成果、观点,并进行文献综述,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陈英杰.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2]段华友,干胜道.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者财务权益保护关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3(1):10-11
[3]苗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4(9):2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