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计量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企业会计信息提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模式,做好会计计量工作一直是会计工作领域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最初出现在西方国家财务工作之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公允价值量慢慢地进入了我国会计行业之中,成为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新的计量方法,其不仅可以提升我国会计行业的信息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维护产权秩序,在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应用范围较广,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监控意义以及规范意义之外,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管理资金未流动时便可以进行核算,是它使用范围广泛的一个重要因素,会计价值计量可参与企业经营的多个环节与方面,比如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以及流通等,都可以找到会计公允价值量的身影,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及意义。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与资产评估发展不完善,我国的公允价值量使用度略显局促,虽然在2014年财务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有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披露,但是在实际运用施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因此,我选择对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浅谈会计价值计量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解决措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例,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实务中应用现状,指出我国在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存在的问题,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相应措施。
研究内容:
一、关于公允价值的基本概述:公允价值的基本含义及性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公允价值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例。在该判例中,高等法院决定投资者应予容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在会计领域,公允价值的概念最早见于年月美国会计学家威廉。佩顿在《会计月刊》发表的一篇题为《会计中的成本和价值》的文章。对公允价值概念比较全面的定义最早见于年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第4号(APB Statement No.4)后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SAC)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都不断对公允价值概念作出修订和解释。
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究、探索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并在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获取的非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无法使公允价值很好地融入到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严密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之中,这使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2001年财政部修改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取消了公允价值的概念。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并广泛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2014年财务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规定: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我国实际应用公允价值的经历很少,公允价值在我国现阶段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2月: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或调整选题;
2.2022年12月30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2022年2-3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翻译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状况、成果、观点,并进行文献综述,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 张甜.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4.
[2]顾园.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财经界(学术版),2014.9.
[3]褚珞伸,关国才.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应用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