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并且,会计信息促进或者阻碍经济发展的能力越强。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通货膨胀的出现,经济中的风险性和可变性越来越突出,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随之增加,单靠历史成本信息很难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公允价值就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了,成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
目前我国与世界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会计的相关规定也与国际惯例己近趋同,学习和借鉴国际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国内国外经济的发展与融合。
不仅如此,研究公允价值有利于维护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利益,完善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改进财务报告、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缺陷,还能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及发展历程,计量属性包括哪些,比较分析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这几种计量属性并列举在资产和负债交易中的运用。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包括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产生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哪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徐镪(2014)在《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现状分析》中,先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的影响,从而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许道琼(2014)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分析》指出公允价值拥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障碍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4年11月20日-2014年12月2日,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国知网等)查找撰写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含核心期刊、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等)。
(2)2014年12月5日-2014年12月10日认真学习本科毕业论文规程与要求。
(3)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31日完成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徐镪.《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4,30:245-247.
[3]许道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19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