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业绩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1 08:51: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世界工业经济不断发展,资源能源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气候问题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氧化碳的无节制排放导致的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严重危及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

高速增长的GDP并不能掩盖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引起损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碳业绩评价并无准确的指标和规范,也没考虑环境等外部因素,此以碳排放为核心视角,从碳排放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出发,在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描绘碳排放元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上的运动轨迹,并据此构建基于碳排放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碳排放状况纳入到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碳会计的实施并没有严格有效的法律依据,企业也不愿去主动披露低碳会计信息,即使主动披露,也会因为没有统一标准而使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真实反映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

但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从2011年开始,不仅披露碳排放量,而且披露企业碳发展战略、治理、利益相关者沟通和业绩等信息构成的碳绩效领导指数。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也于2003年发布了《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其宗旨是制定国际认可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准则并推广其采纳范围(WBCSD,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在波特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温室元素,描绘企业碳排放在价值链中的足迹,形成碳排放价值链,企业外部的温室元素存在于原材料中,通过企业的采购活动,进入企业内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在生产环节,企业通过引用降碳技术和更新机器设备,在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后进行降碳处理,同时也会有部分温室元素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废弃废水等方式排放到企业外部;剩下的温室元素通过生产环节从原材料转移到产成品中;最后通过销售环节,温室元素随产品传递到企业外部大环境中。

如果企业存在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则被回收产品所携带的温室元素将随着企业的再利用实现进一步的降碳处理。

未被回收产品中的温室元素将被滞留排放到企业外部环境中,从而对大气和环境造成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基于碳排放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闫华红.吴启富.毕 洁.2016 基于低碳审计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赵玉珍.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