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人控制与管理者利益侵占:以恒丰银行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02 08:5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市公司中,股东、管理者和内部审计人员利益博弈的结果往往是:管理者凭借着其绝对的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历经多年,企业也在不停地向规范化运作,但是,公司由于受托责任制而形成的内部管理的#8220;委托代理权#8221;以及内部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的地位,容易导致管理者绝对的掌控公司权力,从而在低透明度的企业制度规范下,高管的薪酬完全与绩效脱节,薪酬水平畸高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2016年,恒丰银行被曝出20多名高管瓜分40亿、董事长违规在身兼8家公司的执行董事,这一丑闻引起了舆论界的哗然--储户的#8220;保险箱#8221;竟成了管理者的#8220;提款机#8221;。

可见,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人控制往往促使管理者进行利益侵占,这不但会影响股东利益,也会是企业重视短期目标,失去创新动力和发展信心,影响行业的成长和整个资本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因此,本文基于#8220;内部人控制和管理者利益侵占#8221;这一方向,对于如何弱化内部人控制的负面效应、有效制定高管层的薪酬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从而促使企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本文通过明确中国上市公司的基本治理结构和内部人控制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管理者进行利益侵占的内外诱因。

其次,主要以#8220;恒丰银行高管瓜分数亿公款#8221;为例,分析其造成这一丑闻的原因,包括:公司的高管制度、管理者如何诱试内部审计人员对此#8220;视而不见#8221;、以及该银行的监督制度处于何种地位又起到何种作用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最后,从恒丰银行折射到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高管利益侵占问题,并对于其衍生出来的#8220;弱化内部人控制#8221;、#8220;有效的高管薪酬制度、激励制度#8221;提出有效意见并分析其可行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国富论》中亚当#8226;斯密就内部人控制这一问题提到,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若想要使得股份公司的董事们像私人合伙中的成员一样,密切而周到的监视钱财的用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青木昌彦(1995)第一次提出#8220;内部控制人#8221;的概念,指出:#8220;在转轨国家中,在私有化的场合,大量的股权为内部人持有,在企业仍为国有的场合,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得到有力的强调#8221;,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建议。Cyert,Kang,Kumar(2002)基于内部人控制视角,研究发现两职兼任下,CEO的报酬高出平均工资20%-40%。

内部控制往往会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产生影响。当内部控制失效的时候,因为没有正式的政策和程序的限制,管理层对会计估计和方法的选择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会下降,内部人相对于外部人会掌握更多更准确的私有信息,因此内部人如果交易自己所持有的公司股票更可能获利 (Skaife et al.,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0.23--2022.11.05 确定选题并提交

2022.11.06--2022.11.26 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022.01.01--2022.01.21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J].改革,1995,03:34-46

[2].陈湘永,张剑文,张伟文.我国上市公司#8220;内部人控制#8221;研究[J]管理世界,2000,04:103-109

[3].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02:92-1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