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营业收入不仅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而且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营业收入舞弊是指因企业的故意行为从而导致收入数据的真实性降低,使得企业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降低。通过对21世纪以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以及相关事务所的处罚公告进行分析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营业收入舞弊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方式,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以营业收入舞弊为主的财务舞弊现象也愈演愈烈,严重干扰了市场的经济秩序,不仅危及企业的利益,还沉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与积极性。因此,对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舞弊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的,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舞弊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防范此类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出发,分析收入舞弊的特征及手段方式,找出发生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基本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分析收入舞弊的含义,并对上市公司的收入舞弊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分析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方法并找出对应的审计策略;第三部分则是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审计的启示;第四部分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收入舞弊的特征、相对应的审计策略、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会计舞弊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通过会计手段,另一种则是通过非会计手段来达到其舞弊的最终目的。其中会计手段就包含了虚增资产、少记负债已达到虚增净资产的目的,以及通过提前确认利润、虚构收入、少记成本、费用,至未将子公司损益纳入成本这些手段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非会计手段进行会计舞弊可能是通过隐瞒重要交易舞弊、利用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舞弊,或是通过地方政府援助来达到其最终的目的等等诸如此类多种方式。
候海燕(1999)对我国的一些典型舞弊案件的统计发现舞弊技术手段与COSO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通常是通过高估收入,不恰当的披露财务信息等手段来虚增利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收集相关资料;
(3)2022年3、4月——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章之旺.收入舞弊的七种类型[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06):30.
[2黄世忠,叶钦华,徐珊,叶凡.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J].财会月刊,2020(14):153-160.
[3]陈小珍.浅谈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23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