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经济地位,从而实行多元化投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国民经济发展支柱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投融资业务和经营风险增加,企业出现经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投资与筹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起资金链断裂或筹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风险防范,推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对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防范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经济地位、拓展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要深化风险防范意识、优化风险防范模型,从而实现企业效益和投资规模的和谐统一。
本项目对投资与筹资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投资与筹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这是企业长足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具体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却较为鲜见。相较于国外企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起步较晚,内部控制的建设不甚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不同企业投资与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建设水平仍参差不齐。而本项目拟从乐视网2007-2016年连续十年财务造假中的投资事这一微观业务层面着手,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具体业务层面内控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并且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健全内部控制监管制度提供一定决策参考。有助于从企业多元化视角丰富现有关于企业投资决策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从乐视网2007-2016年连续十年财务造假的投资事项入手,追溯到该企业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其内控设计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以COSO五要素为框架,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评估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健全性、考察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有效性并找到其中存在的风险点。由于公开资料显示,该企业在投资业务内控方面长期存在不足,故本研究拟基于现阶段的投资业务内控现状,评估投资业务中不同角度内部控制风险点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就乐视网的后续整改措施探究企业在有限资源下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应完善的重点。以乐视网为具体案例,引申到多元化企业在处理投资业务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错报风险,应实施哪些控制测试去及时应对,即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优化方案,从而为多元化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致力于强化企业在投资业务层面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与投资决策提供决策参考。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环境,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然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本文拟选取乐视视频为例,研究多元化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缺陷,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与投资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尽管既有文献对于企业投资决策的相关研究颇丰,但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下的企业投资决策鲜有文献探讨。因此,本文拟基于案例分析,研究多元化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缺陷。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企业整体层面,对于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偏理论。例如,眭水炳和何有世(2015)基于投资风险来源和形成过程对投资风险决策的制定以及风险应对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内外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对策以及实现方式。赵雪(2013)对投资业务内部流程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基于此提出内部控制主要的手段即为对外投资。Orndorff(2007)认为风险管理在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是对投资质量的有力保障。企业运用风险控制、跟踪-程序等控制方法规避投资风险将投资项目风险降到最低,提高投资收益。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与投资业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张继勋和何亚南(2014)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披露机制是否完善对投资者投资可能以及重大错报风险感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树成琳(2016)发现,公司信息不对称会一定程度抑制内部控制作用,减少信息不对称,可以抑制以权谋私的行为。王苑琢等(2019)调查研究发现投资活动资金效率明显低于经营活动且高杠杆类上市公司资金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张超和刘星(2015)研究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在时序上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前一期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披露后一期的过度投资倾向有所减弱;对于审计监督较弱、披露充分性较低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李万福等(2012)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财务困境具有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更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公司,其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在现实中确实能有效规避财务困境。周中胜等(2017)实证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司高管更好地把握机会,增加投资支出与机会的敏感性,提高投资效率,减少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方红星和金玉娜(2013)在分析非效率投资的内在形成机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在抑制非效率投资方面存在显著的分工,其中内部控制可有效抑制操作性非效率投资。张横峰(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越健全,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强。刘焱(2014)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类,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视角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成长期国有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仅对成熟期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显著抑制。李万福等(2011)实证发现低内部控制质量加剧公司非效率投资,内控缺陷越多。 企业往往通过多样化经营保持竞争优势(Statsenko and Zubielqui,2020),且企业多元化战略随竞争强度不断调整(Ljubownikow and Ang,2020),同时,企业为应对外部资本市场的紧缩往往使经营范围多样化(Matvos et al.,2018),且企业产品多元化可以减轻意外经济中断的不利影响,并使多元化的公司比同类归核化的公司更有效地进行投资(Aivazian et al.,2019),因此,多元化经营在我国已成为普遍现象,多元化战略已成为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选择。现有关于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可以分为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研究两大类。 多元化经营决策影响因素方面。一方面,关于制度环境,由于企业在实施多元化过程中更加强调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等的作用(贾良定等,2005),因此一些学者关注环境因素与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如Siraj etal.(2020)发现随着消费者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如,产品需求敏感性)提高,产业多元化存在显著溢价;杨兴全等(2018)对产业政策到底促进了扶持企业还是非扶持企业更趋多元化经营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对于受扶持企业,非扶持企业更趋多元化经营,且其通过多元化经营更多地涉入了产业政策所扶持的行业;林钟高等(2015)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另一方面,关于企业内部因素,王垒等(2018)发现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家族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产品多元化战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国际化战略;游家兴与邹雨菲(2014)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有积极推动作用;郑建明等(2014)发现非国有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拥有的政治关联更容易促进企业实施多元化行为;Andreou et al.(2019)发现过度自信的CEO表现出对多元化投资的偏好,且CEO过度自信的多元化公司会经历价值损失。 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方面,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或经营绩效的影响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一个研究方向,形成了“多元化折价”与“多元化溢价”两类结论迥异的观点。一方面,关于“多元化折价”,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不高、代理问题及其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经济外部性都会导致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或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Borah,2018;陈姝和简宇寅,2016),且降低股东财富(Andreou et al.,2016);另一方面,关于“多元化溢价”,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公司获得“联合企业势力”,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利于进入盈利能力更高的新领域,还可能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或经营绩效(Villalonga,2004);第三,有学者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一定呈现绝对的“折价”或“溢价”,需分情况讨论。如,Xiao and Xu(2019)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多元化在较低的分位数上对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表明多元化对分布低端的企业来说是增值的,但多元化对公司的高收益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邓新明(2011)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无政治关联的企业而言,多元化与公司业绩呈“倒U”型关系;而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其多元化与公司业绩呈“逆L型”关系。并且,多元化更可能在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实施,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2022.0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前沿动态,完成论文提纲;
(2)2022.03-2022.04 论文初稿完成,对整体思路和框架有清晰把握,并完成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5. 参考文献
[1]邓新明. 2011. 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 南开管理评论,14 (4):4-15 68.
[2]方红星,金玉娜. 2013. 可感知内部控制质量:度量方法与初步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10):18-25.
[3]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 2005.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J]. 管理世界,(8):94-104 17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