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变成了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领导风格会使员工产生不同的内部身份认知。谦逊型领导作为领导风格之一,对员工建言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对于谦逊型领导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而且大多是对于国外理论的介绍,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谦逊型领导对员工建言产生的影响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与此同时,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员工受谦逊型领导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企业能够在此领域进行深入分析,就能够加强对员工的了解,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
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分别是谦逊型领导、员工建言和心理安全感,分别介绍其相关概念、理论模型、结构与测量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内容;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研究模型的设定、量表的选择与修正、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研究结果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以及展望。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谦逊型领导
早期的研究中将谦逊视为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是领导者其他优秀品质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促进个体在工作场所中的建言行为。而谦逊型领导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于2012年由OWENS et al.提出,经过近几年对谦逊型领导内涵和结构的不断探索,目前学术领域已经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谦逊型领导的内涵主要包括3个层面:一是正视自我,即领导者能客观的反思自己的弱势和不足;二是欣赏他人,即谦逊型领导重视他人的贡献和价值,善于发掘下属的潜能;三是学习新知,即领导者可以开放性地接受新的思想、观点和建议。由谦逊型领导的内涵可知,这一领导行为方式深植于领导者与外界的互动和交流中,其有效性可能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同时谦逊型领导也通过互动的方式向下属传递特定的信息和线索。
目前关于谦逊型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次,一是团队层次,这也是当前学者研究谦逊型领导实施效果的主要层次,团队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谦逊型领导如何通过影响团队的心理氛围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而影响团队绩效和团队创新;二是个体层次,基于自我概念相关理论、内在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相关研究主要探索谦逊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等。从已有研究看,尽管研究者已经强调谦逊型领导是他人导向的领导风格,但对谦逊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及其边界条件的探索仍十分有限。同时,领导者身处于复杂的组织情景中,他们向员工传递的信息可能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员工理解谦逊型领导传递的信息进而调节自我行为方式的过程将对谦逊型领导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06——2022.11.1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部署
2022.11.14——2022.11.20 确定选题并提交审核
2022.11.21——2022.12.06 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JollyPhillip M.,Lee Lindsey. Silence is not Golden: Motivating Employee Voicethrough Inclusive Leadership[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mp; TourismResearch,2021,45(6): [2]AndrewR. Timming,Chris Baumann,Paul Gollan. Employee voice and perceivedattractiveness: are less attractive employees ignored in the workplace?[J].Journal of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ee Ownership,2021,4(1): [3]DellaTorre Edoardo,Gritti Alessia,Salimi Meysam. Direct and Indirect EmployeeVoice and Firm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 Firms[J]. British Journal ofManagement,2021,32(3): [4]王宏蕾,尹奎.谦逊型领导与组织公民行为:竞争氛围的调节作用[J].管理科学,2021,34(03):53-62. [5]张征.谦逊型领导对员工跨界行为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J].管理评论,2021,33(03):202-212.DOI:10.14120/j.cnki.cn11-5057/f.2021.03.017. [6]曹元坤,秦峰,张焱楠.谦逊型领导的负面效应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J].当代财经,2021(03):78-87.DOI:10.13676/j.cnki.cn36-1030/f.2021.03.008. [7]杨洋洋. 谦逊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0.DOI:10.27162/d.cnki.gjlin.2020.005659. [8]罗文豪,陈佳颖.谦逊领导对员工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20(05):76-86.DOI:10.13676/j.cnki.cn36-1030/f.2020.05.007. [9]刘美玉,王季.谦逊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创造力?——员工归因和心理安全的双重视角[J].经济管理,2020,42(03):102-116.DOI:10.19616/j.cnki.bmj.2020.03.007. [10]邓志华,张亚军.社会认知视角下谦逊型领导对跨界行为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9,32(05):37-47. [11]董越. 谦逊领导对组织中主动担责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12]周建涛,廖建桥.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谦逊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12):1789-1798. [13]谢清伦,郗涛.谦逊型领导与员工主动担责:角色宽度自我效能与目标导向的作用[J].中国软科学,2018(11):131-137. [14]陈龙,刘宝巍,张莉,陈艳虹.谦逊型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07):117-132. [15]陈艳虹,张莉,陈龙.中国文化背景下谦逊型领导的结构和测量[J].管理科学,2017,30(03):14-22. [16]毛江华,廖建桥,韩翼,刘文兴.谦逊领导的影响机制和效应:一个人际关系视角[J].心理学报,2017,49(09):1219-1233. [17]朱健,李颖凤.谦逊领导与员工建言:一个双路径模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03):80-87.DOI:10.13715/j.cnki.jxupss.2018.03.015. [18]陈慧,杨宁.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关系研究——心理安全感与领导能力可信性的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23-30.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5.004. [19]王芳. 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0]葛锋. 授权型领导风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1]关涛,吴日源,丁炯.“为装而说”:野心家取向、印象管理动机与员工建言[J].管理工程学报,2021,35(06):64-72.DOI:10.13587/j.cnki.jieem.2021.06.006.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