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其胜任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制定、组织执行和最终绩效。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中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对于提升管理者队伍素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胜任力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胜任力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学者们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构建了相应的胜任力模型,例如,陈国海等(2019)构建了新零售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对胜任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胜任力的概念、特征以及构建模型的理论基础,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对汇通达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公司简介、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以及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职责要求和现状问题,为胜任力模型构建奠定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有关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管理者胜任力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案例分析:对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入分析,收集公司相关资料,包括公司简介、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岗位说明书等,了解公司现状、发展目标以及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职责要求等,为胜任力模型构建奠定基础。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农村商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其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行业性,研究其胜任力模型构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不仅构建了汇通达中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还分析了模型的维度、层级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为汇通达公司提升中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石,张金宝,谢宝国.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J].管理评论,2018,30(01):160-170.
[2] 肖静华,谢宝国.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结构模型的修正与应用——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6(01):109-125 190.
[3] 张维迎. 关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讨论[J]. 中国工业经济,2018(01):5-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