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对散货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
散货船作为主要的干散货物运输工具,其运力规模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航运效率和经济效益。
15000DWT级近海散货船因其吨位适中、吃水较浅,能够兼顾运量和灵活性的特点,在短途航线和区域性航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连接沿海港口和内河航道的纽带,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5000DWT级近海散货船作为一种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一直受到国内外造船界和航运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船舶设计技术、造船工艺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15000DWT级近海散货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主尺度和船型方案的确定:根据任务需求分析,确定船舶的主尺度、船型系数、方形系数、棱形系数等参数,并进行初步的船型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船型,例如传统的散货船型、ECO型船型或其他新型船型,以满足载重能力、航速、稳性等方面的要求。
2.船舶总布置设计:合理划分货舱、机舱、居住舱室等区域,优化舱室布置,设计压载水舱和燃油舱的布置,确保船舶的稳性、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同时兼顾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并按照以下步骤逐步进行: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15000DWT级近海散货船的设计现状、发展趋势、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任务需求分析阶段: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分析船舶的营运航线、货物类型、载重能力、航速要求、稳性要求等,确定船舶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3.船型方案设计阶段:根据任务需求分析结果,利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船型方案的初步设计,确定船舶的主尺度、船型系数、线型等基本参数,并进行船型优化,提高船舶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创新:
1.船型优化设计:针对特定航线和货物运输需求,结合最新的船型设计理念和技术,对船体线型、球鼻艏、尾部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以降低船舶阻力、提高推进效率、改善操纵性,提升船舶的综合航行性能。
2.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研究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技术,例如,采用高效螺旋桨、节能装置、LNG动力系统等,以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打造绿色环保型船舶。
3.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索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船舶设计,例如,利用船舶运动监测系统、智能航行系统等,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志远,张显库.17.5万吨矿砂船总体设计研究[J].造船技术,2023,64(03):65-70.
[2] 施剑.散货船船型开发与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22.
[3] 王超.近海航区12500DWT散货船总体设计[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