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达了较高的风险阶段。其中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物造成的不可逆危害逐步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以环境雌激素为代表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会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男性性征发育不明显、前列腺癌、女性子宫内膜异位、乳腺癌等一系列病症。故结合现实需要,国内外开展对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开展调查研究。
现国内外的研究员针对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的结构性质、防治去除对策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如今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对大多数环境雌激素的去除率很差,引起了行业内的重视,被认为是现在存在的处理工艺技术不够完美,以至于难于达到好的处理目标。由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引起的安全问题已经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因此,研究以何种方法减少处理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与讨论价值。
针对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降解法,物理法膜过滤、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降解法等。其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法更适合于深度处理低浓度水平的环境激素类微污染物,并能够达到有效、快速去除的目的。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环境雌激素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在已确定的环境雌激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含有苯环结构的物质,如多环芳烃(PAHs)、邻苯酸二甲酯类(PAEs)等。这类环境雌激素能在动物体内富集,并沿着食物链向上传递,最终进入食物链顶端-人体。因此,水体中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讨论价值。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因其具有吸附能力强、表面可修饰、易分离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传导和医学成像方面。由于磁性纳米材料分离速度快且吸附性能好,因此在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根据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领域中现有的文献,对环境雌激素的概念,影响、纳米材料的使用、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吸附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等角度进行归纳比较,并进一步研究总结。
针对环境雌激素和纳米材料现有的问题及研究搜集大量国内外研究者的情报资料、分析该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建议。从而阐明相关问题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水平等,为后续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找出立足点和突破口。
4. 参考文献
[1].李剑,徐飞,李少旦,等.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2 1355-1359.
[2].王亚东,陈小玉,陈琛. 环境雌激素与人类健康[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1): 54-59.
[3].包国章,董德明,李向林,等. 环境雌激素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1,20(5): 44-50.
5. 工作计划
序号 | 起迄日期 | 工作内容 |
1 | 2022.1.10-3.8 | 学生:查阅和研究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 |
2 | 3.9-3.27 | 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构思论文框架 指导老师:最迟3.9下达任务书 |
3 | 3.28-5.10 | 学生:撰写和修改论文,制作答辩PPT,查重;完善修改论文 (论文初稿提交查重时间由学校确定) |
4 | 5.11-6.10 | 学生:撰写和修改论文,制作答辩PPT,查重;完善修改论文 (论文初稿提交查重时间由学校确定) |
5 | 6.13(暂定,根据学校安排调整) | 毕业论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