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 O26 的分离与鉴定开题报告

 2023-02-15 10:26: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 本课题的意义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简称 STEC)是一类携带了前噬菌体编码一种或两种志贺毒素基因的新发高致病性食源性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 O26, 以及 O157、 O45、 O103、 O104、 O111、 O121、 O145 等 150 多种其它血清型的大肠杆菌[1]。

这种大肠杆菌是一群重要的肠道致病菌,它的致病能力很强,病患接触者也能引起继发感染。

很多 STEC 菌株可以引起人类腹泻、 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 重者可导致死亡[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 研究的目标1.明确 STEC O26 生物学特性。

2.明确 STEC O26 的致病性。

二、 研究的内容1.根据 STEC O26 菌落形状, 初步鉴定目的病原菌;2.特异性 PCR 从基因水平鉴定目的病原菌;3.生化实验和血清学实验全面鉴定目的病原菌;4.药敏试验明确细菌的抗菌谱;5.攻击易感动物, 研究病原菌致病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 研究方法1.选择性培养増菌, 根据典型菌体形状分离可疑病原菌;2.PCR 检测标志性毒力基因;3.根据 STEC 特性, 选用生化试剂盒、 特异性血清和多种常用抗生素开展病原菌的生化鉴定、 血清型鉴定以及药敏谱分析;4.STEC O26 的小鼠致病性研究, 综合临床表现、 组织学病变以及粪便排菌全面评估。

二、 技术路线见附件三、 实验方案1.去屠宰场采样: 将可疑细菌进行采集并带回保存;2.分离出可疑菌株: 将带回的大肠杆菌进行选择性培养, 根据典型菌体形状挑选出可疑菌落;3.PCR 及凝胶电泳实验: 将提纯后的菌落分组标号, 进行 PCR 及电泳, 检测标志性毒力基因, 根据条带的大小, 初步确定可疑病原菌;4.生化鉴定: 根据生化试剂盒操作;5.血清型鉴定: 使用特异性血清对可疑病原菌进行血清型鉴定;6.药敏实验: 使用多种常用抗生素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谱分析;7.动物实验: 选取小鼠分组进行攻毒, 记下其临床反应, 收集脏器并计数细菌在组织的分布情况, 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性。

对 STEC O26 的小鼠致病性研究, 要综合临床表现、 组织学病变以及粪便排菌进行全面评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研究在近年内才较多了起来, 其中关于大肠杆菌 O26 的具体研究不多, 但大肠杆菌 O26 属于主要致病菌, 则此实验结果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关于大肠杆菌 O26 的检测方法在国外报道较多, 而在国内的研究较少, 本实验对检测方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大肠杆菌 O26 致病性的评估在养殖和传染病研究上都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6 年 9 月: 熟悉实验室环境, 查询课题相关文献资料;2.2016 年 10 月: 拟定实验方案, 熟悉所需基本实验操作;3.2016 年 10 月-11 月: O26 的分离和鉴定实验的进行;4.2016 年 12 月: 小鼠致病性实验;5.2016 年 12 下旬: 实验总结, 以及论文初稿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