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经常出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
为了保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和权益,2008年,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重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政府希望通过相关立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问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合同对劳动力获得工资回报的作用,那么在现实中经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市场发育水平的地区劳动合同对工资的作用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更好的认识合同对劳动力的影响,也有助于理解制度、政策等因素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为此,本文将利用CHIP2013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市场化进程中合同对农民工就业机会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实施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CHIP),为了追踪中国收入分配的动态情况,该调查已经相继在1989年、1996年、2003年、2008年和2014年进行了五次入户调查。
本文使用已经公布的CHIP2013年的数据。
选取调查时年龄在15~65周岁,从事非农工作且被雇佣的群体。
4. 研究创新点
对于市场机制的考察难以实现,一是容易与其他经济发展因素相混淆,二是缺少定性的衡量。
樊纲等(2003)通过市场化指数首次将制度变量从众多经济因素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并给予了量化。
据此,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有助于客观看待劳动合同在农民工就业选择以及工资水平提升中的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关于劳动力收入影响分析,一般使用经典Mincer人力资本收入函数,根据前文确定的解释变量,我们使用扩展的Mincer工资方程为:lny=β0 β1edu β2age β3age2 ∑βiX i μ其中lny表示农民工小时工资的对数,edu为正规教育年限,用年龄变量来代替工作经验,X i 代表其它影响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所处行业、合同、市场发育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项,μ为残差项。
其中,为了减轻市场发育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这里把市场化指数滞后一年放入模型中。
预期2018年4月完成初稿,根据老师指导完成修完与毕业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