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内主要菌群成员之一,分为致病性与非致病性两类,并经动物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中。
临床上,通过病源的分离鉴定来确诊。
抗生素的合理与有效使用,是控制与预防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措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和初步鉴定 通过选择性培养,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革兰氏镜检。
(2) 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 氧化酶试验,肠杆菌科微量生化管鉴定大肠杆菌。
(3)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MIC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和初步鉴定采集不同使用阶段的肉鸭舍发酵床垫料的浸出液,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涂板。
通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含结晶紫)进行培养,37℃培养16-24h,挑取典型的砖红色菌落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培养,37℃培养16-24h,挑取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2). 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大肠杆菌的菌株进行氧化酶试验和肠杆菌科微量生化管生化鉴定,将鉴定为大肠杆菌的菌株标记并保存。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对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较多,而对肉鸭养殖业特别是发酵床床体中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较少。
本实验将对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为探索并解决养鸭业细菌耐药性迅速恶化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项目研究计划:2014年2月:在学校提前随同学长进行实验实习,获取更多经验、信息。
查询资料,完成实验的申报。
2014年3月: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采集,大肠杆菌分离、常规鉴定,细菌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 2014年4月:测定各株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垫料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MIC 2014年5月: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