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为了预防和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抗生素在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中被广泛使用很多年了,而其中大约70%被直接或者间接地释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自净化负担。中国作为抗生素最大的生产者和使用者(18000吨/年天然抗生素原料被使用)也深受抗生素残留污染的影响。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养殖系统仍持续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导致的抗生素大量使用的问题,可能会对水生生物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抗生素的持续使用会使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加。更糟糕的是,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可能会逐渐积累在水产品中,这不仅会对整个食物链有潜在风险,而且会对食用这些水产品的人类具有潜在的健康威胁。然而,水产品由于其高的营养价值、美味的口感以及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被公认为是主要的膳食之一,这使得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更加棘手了。我国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但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开展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并且缺乏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现状的资料,无法评估其可能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和所引发的健康风险。因此,对于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便为后续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也为抗生素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佐证。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的抗生素研宄没有像其他优先污染物那样广泛,而且抗生素污染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生物体内抗生素药物残留等。这些研究和分析的对象中,抗生素残留含量较高,对前处理和仪器性能的要求不高。但是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物含量极低、基体复杂、分析难度大,相关研究报道也不多见。
本课题主要强调的是长江下游流域养殖水产品磺胺类抗生素残留情况及其健康风险评估。采集了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野生的水产品两种,水产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出情况将通过比较不同生长期的野生样品和养殖样品来作分析,以此来辅助理解不同的栖息环境下的抗生素残留情况以及判断他们的残留水平。再者,每日摄入估测值(EDI)在根据上述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出人们每日通过膳食这些水产品后的膳食暴露量。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样品的提取和富集是抗生素残留分析的关键环节,这个步骤将影响到整个检测流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对于固体样品,目前常用的提取富集方法为超声波溶剂萃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加压液相萃取、加速流体萃取等。对于液体样品,常用的萃取方法为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搅动棒吸附萃取技术等。
2.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尽管水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长江下游区域的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然而,长江下游区域水产品中抗生素污染问题却不容轻视。本研究强调的是长江下游流域养殖水产品磺胺类抗生素残留情况及其健康风险评估,希望能为人们对水产品的健康膳食作出科学的引导,也为水产品尤其是淡水区长江下游区域的水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此外,研究也希望能引起更多人重视水产品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16.9 完成与论文相关的中外文资料文献的收集
第二阶段:2016.11 整理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正式确立课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