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应激是由机体遭遇危险或出乎个体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对于动物应激的处理方法都关系到动物的生命,如果当动物应激时不能及时的解决此现象,动物的生理功能将会紊乱更有甚者将会面临生命危险。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皮质酮)作为现有研究中对于应激反应的有效指标,当机体应激时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迅速被应激源激活,最终垂体释放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之释放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和皮质酮)来动员机体各方面的潜能[1,2]。二者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即肝糖原异生促进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来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糖原的合成,同时还能抑制和促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成进而使机体内多种应激激素共同发挥作用来共同调节机体血糖的平衡。同时糖皮质激素在刺激糖异生和动员机体内储存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方面起着关键作用[3,4]。以上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协同进而缓解应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机体能从容对抗由于外界环境或者心理等因素带来的各种应激不适。所以糖皮质激素在缓解动物应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机体面临应激时还可以通过检测糖皮质激素的浓度来确定机体遭受应激的大小从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但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讲,具体行使缓解应激的糖皮质激素却是不同的。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包括人在内的高等哺乳动物多以皮质醇为主要的应激激素,而与人类等高等哺乳动物以皮质醇为主要的应激激素相比,在啮齿类和鸟类中,皮质酮往往被用作应激的标志性指标。虽然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和皮质酮,且两者发挥的功能大都相似,即都作为糖皮质激素来调节机体血糖平衡。但皮质醇发挥的效力却高于皮质醇[5],虽效力低于皮质醇,但皮质酮却具有独立于皮质醇发出信号的潜力,可以独立的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独立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节律[6、7]。皮质醇和皮质酮对ACTH的敏感性水平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可能不同[8]。也就是说具有独立的信号传递和独立的功能作用[9]。在慢性应激和急性应激中主导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存在差异,如在小鼠的研究中发现在慢性应激中皮质酮发挥更高的应激效应而在同种应激中主导的糖皮质激素也会变化如兔在慢性应激中随着应激时间的上升糖皮质激素由皮质酮主导逐渐转变为皮质醇主导[10、11]。大多数可用的糖皮质激素都是与CBG(皮质类固醇结合蛋白)结合后以结合态的方式发挥相应的效应,然而其浓度与结合能力却随着物种的不同而变化很大[12、13、14],CBG通常对主要的糖皮质激素表现出更高的特异性,因此CBG结合位点在物种中果优先,被皮质醇占据,则在循环中则更容易获得游离的皮质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以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确定皮质酮和皮质醇在鱼类应激过程中的分泌情况,为鱼类应激激素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实验方案
选取大小均一、身体健康的斑点叉尾鮰一龄鱼种800尾,适应养殖一周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高温、氨氮、酸、碱、高盐、LPS等8种应激,分别于应激前后0,2,4,6,12等5个时间点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和皮质酮含量。同时采集斑点叉尾鮰头肾,液氮速冻后,-80度超低温冰箱保存,待测分子指标。
4. 研究创新点
关于鱼类皮质酮的含量测定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9.7-2019.12 文献查阅和开题报告写作
2020.1-2020.3 应激试验和指标测定
2020.4-2020.6 数据整理和论文写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