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
目前,玉米是我国畜牧产业中家畜饲料的主要能量原料,但由于玉米加工工业的竞争,玉米价格不断攀升,造成饲料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可供饲用量也逐渐减少,所以高粱替代玉米作为饲料的能量原料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研究表明,动物机体对高粱饲料的消化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高粱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尤其是单宁【1】。因此,畜牧养殖业目前仍较少使用高粱原料,即使选用也主要选择单宁含量低的高粱品种。倘若能够解决或是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粱单宁对动物摄食后消化吸收产生的一系列负作用,那么将会提高动物对高粱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从而增加我国饲料行业对高粱饲料原料选用。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国内对于玉米等主要能量原料需求的紧张状况,同时也能减少高粱饲料原料的浪费,降低畜牧养殖行业的成本,使行业利益达到最大化。
已有试验证明,含单宁饲料中添加聚乙二醇(PEG)提高了动物的表观消化率,证明PEG能够削弱单宁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了含单宁饲料的消化率【2】。本研究假设聚乙二醇能够屏蔽高粱单宁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高粱能量和粗蛋白体外酶解和发酵参数。因此,设计并开展了此试验,研究聚乙二醇(PEG)对于高单宁高粱能量和粗蛋白体外酶解和发酵参数的影响,为解决高粱饲料原料消化吸收率低的现实问题提供一种可行方案和参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1.1研究聚乙二醇(PEG)对于高单宁高粱能量体外酶解消失率的影响。
1.2研究聚乙二醇(PEG)对于高单宁高粱粗蛋白体外酶解消失率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模拟饲料在猪的肠胃中消化酶消化和微生物发酵过程,研究添加PEG对高单宁高粱能量和粗蛋白质的体外酶解消失率和发酵参数的影响。
2.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采用体外酶解与微生物发酵,相对于活体实验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节省成本等优势。同时在目前国内由于非洲猪瘟影响的难以进行活体实验的情况下,体外实验不会受到影响,能够正常开展。在体外模拟活体消化过程得出的结论能够为日后进行活体实验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4月 查阅文献,确立课题,完善试验计划。
2019年5月——2019年6月 撰写文献综述。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