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毕业设计 (论文)的 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基于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研究并建立一种动物性食品中多种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一)前处理的优化:摸索比较多种前处理方法并选择一种对其进行优化 (二)仪器方法的建立:摸索和优化色谱、质谱条件,建立食品中多种N-亚硝胺的气质检测方法 (三)方法的应用:食品中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三、研究意义 食品是维持人类生命和身体健康的能量来源,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食品进行严格的品质监管,特别是对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的分析和监控尤为重要。 亚硝胺是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品中,具有很强的毒性,很多都是致癌物,其中N-二甲基亚硝胺更是被国际公认为强致癌物。世界各国都对其限量有严格的规定。虽然国标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仅对N-二甲基亚硝胺的残留量进行了限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亚硝胺这一类物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无论是环境水体还是食品接触容器、化妆品还是烟草等都有很多研究文章报道。食品基质丰富,大多含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易降解生成胺类物质,并与亚硝酸盐反应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即亚硝胺。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食品中亚硝胺的含量及污染情况,本次研究将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提取、净化方法,并对其进一步优化,从而为动物性食品中亚硝胺的测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
2. 文献综述
食品中亚硝胺的检测文献综述
陆丽莎
摘 要:亚硝胺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一种,具有强致癌性,近年来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亚硝胺的结构特性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形成、危害及分布,并就目前的检测手段包括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技术进行逐一介绍。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研究方案: 一、确立研究动机和目的:基于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研究并建立一种动物性食品中多种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二、N-亚硝胺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和优化,包括蒸馏法、QuEChERS及凝胶色谱法等进行比较,并对净化效果较好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参数优化。 三、仪器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包括柱子的选择,色谱条件的优化、质谱条件的优化等等。 四、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技术路线:
|
4. 工作计划
研究进度 | 2022年1月2月,初步查阅文献、确定论文题目; 2022年2月3月,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3月5月,实验阶段 2022年6月,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
5. 难点与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 | 本文采取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动物性食品中多种亚硝胺类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多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筛选,对亚硝胺的提取净化方法进行改良优化,以期建立一种更优的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