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镰形棘豆黄酮提取物中7-羟基二氢黄酮与2’, 4’-二羟基查尔酮的含量开题报告

 2022-12-26 23:10: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为豆科棘豆属(Oxytropis D. C)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又称莪达夏[1],主产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生长在海拔2700~4300m的河滩、沙地、沟谷、山坡、灌木林、草甸等高海拔地区。

镰形棘豆是我国青藏高原[2]常用的民间草药。

据《晶珠本草》和《中华本草》记载,其根及根茎或全草入药,味辛、性寒,有小毒,入肺、脾二经,具有抗炎镇痛、退热杀菌、生肌收疮、涩脉止血、通利大便、消肿止痛等功效,内服可治流感、上呼吸道炎症、炭疽、出血等症,但家畜误食易中毒致流产、畸胎;外敷可治疗疮疖肿痛、骨伤创伤,临床上使用有多项制剂成果,享有草药之王之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藏药镰形棘豆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摘 要:镰形棘豆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传统藏药。

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和甾族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祛痰、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活性,具有良好的药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 试药的准备供试品的制备:称取镰形棘豆药材1 kg,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于室温下冷浸提取3次,每次浸泡3天,减压抽滤,弃去残渣,合并提取液,于50 ℃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将上述浸膏,经2%盐酸溶解,过滤,得酸性不溶物,再经2%氢氧化钠处理后过滤,滤液用体积分数1%盐酸调节pH至5;将酸水液经乙酸乙酯反复萃取,合并萃取液,最终得到镰形棘豆总黄酮。

对照品的制备:取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20 g,经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及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柱层析,分离制备得到7-羟基二氢黄酮和2, 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经1H-NMR、13C-NMR、LC-MS技术确定其结构,HPLC测定其纯度。

2、 分析试液的准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镰形棘豆黄酮提取部位,用甲醇超声溶解,置容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25~3.3 药材的准备,查阅并整理文献资料,同时学习实验操作技能;3.4~ 3.15 撰写开题报告;3.16 ~5.31 完成课题实验6.1 ~ 6.7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5. 难点与创新点

1、 镰形棘豆是藏药中的宝贵药材,其开发利用价值高,现代研究应充分探索该药材更广泛的作用。

通过对镰形棘豆近年研究总结发现,尚无对镰形棘豆黄酮成分进行品质评价的研究,因此,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镰形棘豆中的7-羟基二氢黄酮与2, 4-二羟基查尔酮进行含量测定,为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2、 本试验的方法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好,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为镰形棘豆药材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一定实验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