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从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系统评价MNM的抗肿瘤活性,采用MTT法考察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利用高内涵分析系统观察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的变化,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初步探讨线粒体凋亡机制,并以SMMC7721荷瘤小鼠为模型,从抑瘤效果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学这两方面,对构建的MNM进行体内药效学评价。
意义:本课题在动物和细胞水平深入全面地研究MNM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极大地拓展了多肽药物结合物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对开发高效、低毒的肝靶向递药体统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寡聚多肽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陈芷叶
摘 要:化疗作为癌症治疗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临床需求巨大,却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传统化疗毒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低下以及缺乏特异性识别能力。寡肽是一种由2至2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其在药物递送系统中表现出多种生物功能,例如自组装能力、细胞穿透和特异性靶向能力。寡肽由于其固有性质而获得广泛关注,但是缺乏体内转运行为研究是现阶段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MNM体外抗肿瘤活性
⑴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上旬-2022年1月下旬 课题初定
2022年1月下旬-2022年2月上旬 文献搜集
2022年2月下旬-2022年3月上旬 实验准备
5. 难点与创新点
线粒体在细胞死亡以及肿瘤形成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可通过将自身膜间隙的细胞凋亡前体蛋白迁移至细胞质中来调控细胞的凋亡,开启细胞的死亡机制。同样的,癌细胞其它的标志,如无限增生、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受损细胞凋亡、合成代谢增强以及自噬下降均与线粒体受损有关。基于线粒体在细胞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在癌细胞的发生、发展、死亡过程中具有的关键作用,使得线粒体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药物靶向细胞器之一。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溶酶体逃逸、线粒体靶向的多功能纳米药物,为肿瘤的治疗及药物递释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