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碱复合磷脂传递体的体外透皮性质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1 10:47: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马钱子碱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痛、消炎、抗肿瘤、抗血栓等药理作用。但是由于马钱子碱的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因而极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制成经皮给药制剂可以达到缓释长效、减毒增效的作用。但是皮肤的屏障功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直接影响了其经皮给药后药效的发挥。传递体(transformsome)是在传统脂质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透皮吸收新载体,其最基本的特性是在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中掺入边缘活性剂(edgeactivator,EA),从而赋予传递体高度的变形性,可以显著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进行马钱子碱复合磷脂传递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马钱子碱传递体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马钱子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总结马钱子碱及其制剂相关方面的药动学研究发现:马钱子碱血浆样品常用液液萃取法进行提取分离,血药浓度测定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法。马钱子碱可透过肠壁吸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经胆汁代谢,肾脏排泄;马钱子碱毒性较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马钱子碱同时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和水溶性,因而具有良好的经皮吸收性能,可考虑将其制成经皮给药制剂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马钱子碱 马钱子碱制剂 药动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马钱子碱复合磷脂传递体的制备与评价

A制备:采用硫酸铵梯度法主动载药制备马钱碱SPC脂质体、SPC传递体、复合磷脂传递体。以马钱子碱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在磷脂组成及EA品种与用量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重点考察硫酸铵浓度、透析时间与次数、药脂比、探头超声强度与次数,载药温度与时间等处方及工艺因素对载药效果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16.02-03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确定实验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6.03-04复合磷脂组成的比较并确定最佳的复合磷脂组成;

第三阶段:2016.04-05钙黄绿素释放度实验验证复合磷脂是否成为均一相;通过已确定的磷脂组成筛选最佳的边缘活性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1) 首次将复合磷脂技术应用于传递体,通过灵活设定相变温度控制变形性随温度的变化(即温敏变形性),有效解决目前传递体变形性与稳定性不可兼得的问题,在显著提高存放稳定性的同时还有望进一步提升透皮吸收与缓释效果。

2) 应用复合磷脂技术有望能够抵消载入中药成分或其他因素对传递体相变温度的可能影响,有望实现对相变温度的完全精准控制。从而实现中药传递体(传递体也是一种脂质体)从单一成分传递体向有效部位传递体的跨越以及实现缓释长效,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