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毕业设计内容1、 雷公藤药材及复方配伍的提取物制备2、 大鼠肠灌流实验3、 各肠灌流收集液样品的含量测定二、 毕业设计意义 中药复方在临床上多以传统的汤剂形式口服用药,吸收作为其体内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其发挥疗效及降低毒副作用的前提。
因此,研究复方中雷公藤配伍前后主要成分吸收情况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阐明复方配伍对雷公藤减毒作用的机制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基础。
目前对于中药的肠吸收研究,多集中于主要活性成分单体的研究,而中药复方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它的体内吸收过程环境也更加复杂,并不一定与活性成分单体的吸收过程相同。
2. 文献综述
雷公藤近年来研究进展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雷公藤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质量检查以及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在医药类实际运用中发展。
雷公藤属于传统中药,在许多疾病方面都有其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其有毒性使其在运用过程中收到众多限制,近年来很多实验方法来检测和减少雷公藤的毒性成分。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1、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为雷公藤中的主要指标成分,2、采用HPLC法比较雷公藤提取物、清络通痹复方、雷公藤配伍三七提取物、雷公藤配伍生地提取物通过大鼠肠段后,雷公藤中四种有效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研究复方配伍对雷公藤中四种有效成分的肠吸收的影响3、 熟练查阅文献能力,并根据文献能自主进行实验的能力。
二、技术路线雷公藤,雷公藤三七,雷公藤生地,雷公藤三七生地→提取物的制备→在体肠灌流实验(以各单体配伍,雷公藤单配三、生,精减方)→数据分析、结论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02-03文献综述,思路形成,实验方案制定;第二阶段:2022. 03-04初步试验、实验条件选择;第三阶段:2022.04-05进行实验研究;第四阶段:2022.05-06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中药多组分、多靶点活性成分的群肠吸收综合模型,将中药多组分群作为研究对象,更真实的来阐明其肠吸收特征及在肠道的吸收过程。
所以,通过在复方环境下,多成分吸收情况的研究,能更真实的反映复方在体内的吸收过程,为复方药效及减毒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