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提取物的分离开题报告

 2023-01-08 10:35: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以一种放线菌为研究对象,从某种昆虫体内筛选得到一种放线菌,通过发酵培养,扩大其菌体量。

发酵的菌体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产物通过一系列分离手段,得到多种单体,并测定其药理活性,如抗炎、细胞毒性、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意义:大家对放线菌的研究比较多,并且分离得到了很多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对放线菌的综合研究开发有利于发现新的药物。

而且放线菌属于细菌,很容易通过发酵培养扩大繁殖,从而有利于得到大量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便于工业化生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放线菌提取物的分离胥 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摘要放线菌(Actinomycete)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

因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故近年来国内外对放线菌的研究在不断深入。

对放线菌提取物的研究也很热门,通过查阅国内外科学文献资料,对一种放线菌提取物进行分离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筛选得到的放线菌经过发酵培养,菌体加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得到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

正丁醇部位经过反相柱色谱(用甲醇水进行梯度洗脱)、硅胶柱色谱(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或者二氯甲烷甲醇混合组分作洗脱剂)、凝胶柱色谱(甲醇或者1:1的二氯甲烷甲醇做洗脱剂)和制备液相色谱(不同比例的甲醇水做洗脱剂)分离得到多种单体,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亦可得到多种单体。

得到的单体通过不同的模型进行药理实验可以测定其抗炎、细胞毒性、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目前已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查阅,相关实验条件的准备。

5. 难点与创新点

从某种昆虫中提取的放线菌种类比较新颖,通过一系列分离手段将得到一系列的化合物,也有可能得到新的化合物,通过一系列药理实验,可以发掘出一种或数种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为开发药物提供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