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温度、时间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1-11 08:49: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马钱子形状为圆形,一面的中心凹陷,状如纽扣,密生丝状茸毛。具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等病症。主要有效成分是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现采用油炸的方法,运用HPLC测定不同温度、时间对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马钱子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 要

中药马钱子的使用历史悠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等病症。但其生品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极为接近。因此研究马钱子炮制工艺与方法,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毒性中药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马钱子的炮制方法进行总结,选取油炸这一炮制工艺展开研究。

关键词 马钱子;毒性成分;炮制方法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又习称番木鳖。马钱子形状为圆形,一面的中心凹陷,状如纽扣,密生丝状茸毛。本品主产印度、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地,我国云南、西藏有野生分布,海南岛产的同属植物海南马钱和密花马钱的种子也作为马钱入药。其性状与云南马钱类似。《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记载其性苦、温。有大毒。具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等病症。[1]马钱子有大毒,多以外用为主,内服需要炮制。

1、马钱子的中毒机理

历代对马钱子毒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无毒到有毒到大毒的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布鲁生)、γ-可鲁勃林及β-可鲁勃林、番木鳖次碱、马钱子新碱、番木鳖甙等。主要的生物碱为士的宁及马钱子碱。马钱子碱的疗效仅为士的宁的1/40, 而毒性比士的宁大20 倍。口服士的宁1次5~10mg可发生中毒, 30mg可致死亡;服马钱子生药7g可致死亡, 中毒潜伏期为30~180分钟。治疗量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兴奋延髓中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并可提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的机能。中毒量可抑制呼吸中枢。士的宁还能增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 呈现箭毒样作用。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2]

因此炮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减毒增效,由于马钱子剧毒,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通过炮制得到的马钱子炮制品不仅降低了马钱子的毒性,而且扩大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马钱子炮制方法有数十种,油炸、砂烫、醋制等,有研究表明用了其中的炮制方法炮制后马钱子都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目的。

2.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特从资料文献中节录部分[3]见表1,表2。

表1马钱子历代炮制法

文献记载

炮制方法

明代《本草纲目》

用豆腐制

明代《寿世保元》

去壳夹,炒到黑色

明代《本草汇言》

须用豆腐炮制

明代《鲁府秘方》

用牛油炸黄色,炒干

明代《本草精要》

炒去壳、锉碎、去油

清代《本草求真》

用时除油

清代《外科大成》

刮去壳

清代《串雅补》

土炒

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

水浸半月,入锅煮数滚,再浸热汤中数日,刮去皮心

清代《良朋汇集》

用香油炸,乘热云皮

清代《得配本草》

水磨切片,炒研成或醋或蜜

清代《嵩崖万生全书》

炒焦云皮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

黄土炒焦黄为度,捣碎筛去皮毛

表2近代马钱子炮制研究

炮制方法及成品质量

文献记载

绿豆水煮制,鼓泡有焦香气味呈紫棕色

《药学通报》1964 年第 10 期

油炸后去毛,表面鼓起,茸毛焦枯

《药学通报》1965 年第 4 期

砂烫至皮毛焦枯,棕褐色易碎研粉用

《中草药通讯》1973 年第 6 期

油炸或砂炒,表面鼓起土黄色,内心棕黄色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9 年第 1 期

醋制,醋泡5d,水漂3d,晾干炒用

《中药通报》1984 年第 2 期

烘制,表面鼓起,内面棕黄色

《中成药研究》1986 年第 11 期

甘草汁制,煮四小明,晾干切薄片烘酥脆

《广西中药炮制规范》1985 年

烘箱加温调控,表面深棕,内面棕黄色

《中国药学杂志》1990 年第 12 期

甘草水泡(浸2~3d)表面鼓起,刮去皮毛

《常用中药炮制新探》1990 年

现代研究,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大体上是执行《中国药典》法:砂烫法。但仍有继承师传沿用的油炸、醋制、土炒、姜制、绿豆水煮等法。下面选取三种炮制方法简要介绍。

2.1油炸

孙丽荣等4采取不同的炮制温度对马钱子进行油制,并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炮制油温在220 ℃以上时,油温越高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越低,异士的宁、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开始增加。炮制油温达260 ℃以上时,马钱子中总生物碱含量都显著降低。因此选择油制马钱子的炮制油度为230~250 ℃,此油温下,马钱子油制品的总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下降,其中毒性较大的马钱子碱下降幅度最大,而一些毒性较小的具有生物活性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士的宁氮氧化物、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等生物碱含量增加。

2.2砂烫

砂烫法已被《中国药典》收载为法定方法.砂炒的关键是加热温度和时间,一般控制加热温度以180~230℃,至马钱子表面鼓起,内部略变棕黄色,质地松脆为度[5]。经砂烫马钱子生物碱含量测定,其总生物碱下降35.57%,士的宁下降16.67%,马钱子碱下降62.10%,成品有效成分含量高,毒性降低,容易粉碎[6]。任常胜等利用正交设计优选马钱子砂烫炮制方法,最佳工艺即砂子与马钱子比例为7:1,炮制时间3.5 min,砂子温度245℃[7]。张万福报道以马钱子砂炒的温度、时间及强烈爆裂声为观察指标,优选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砂炒温度为230℃、时间为3.45min、强烈爆裂声4~5 声后伴密集声音出现时出锅取砂,鼓起,绒毛深褐色,切面松孔,显焦,内面显深油褐样,泡花明显,士的宁的含量最佳,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8]

2.3醋制

王晓崴等[9-10]为设计出最佳的替代江西传统童便制马钱子的醋炙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出醋制马钱子工艺为香醋浸泡1d,醋用量70 mL(3∶14),用水漂洗1d,晒干,结合二甲苯致耳廓肿胀的抗炎试验证实该方法可降低马钱子毒性、增强抗炎镇痛功效,与尿泡马钱子比较无显著差异,提出该方法可代替传统童便制马钱子。杨红梅[10]通过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影响法研究不同制法马钱子抗炎镇痛作用,证实在抗炎镇痛实验中,等剂量醋制马钱子抗炎镇痛效果优于油马钱子和砂马钱子。

3.不同炮制方法对马钱子生物碱成分和毒性药效的影响

表3不同炮制方法对马钱子生物碱成分和毒性药效的影响

炮制方法

炮制对马钱子生物碱成分和毒性药效的影响

砂烫法

砂烫后士的宁、马钱子碱质量分数比生马钱子分别下降7.56% 和15.36%[12]

油炸法

油炸后士的宁、马钱子碱质量分数比生马钱子分别下降19.97% 和20.67%[12]

烘烤法

烘烤后士的宁、马钱子碱质量分数比生马钱子分别下降3.80% 和12.14%[12]

甘草制

甘草炮制后士的宁、马钱子碱质量分数比生马钱子分别下降41.38%和47.69%[12]

奶制法

炮制后士的宁、马钱子碱质量分数比生马钱子分别下降71.32% 和67.52%[12]

压爆法

压爆品中总生物碱下降甚微,但急性毒性较生马钱子下降38.3%[13]

麻黄炙

麻黄炙四法炮制品毒性比生马钱子下降71%,比砂烫品下降40%[14]

发酵法

发酵后的马钱子菌质的LD50比生马钱子上升率约在 27.8%-50.6%,且发酵液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质量分数总和比生马钱子降低了8.74%[15]

由表3发现,与生品相比,不同炮制方法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的影响均较明显。

4.总结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是马钱子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它的有毒成分。通过炮制可以降低它的毒性。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有许多,但其炮制原理的共同之处是必须通过高温破坏马钱子中生物碱架构。因此笔者将选用油炸的方法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7-48

[2]吴世成,夏清山,史威.各种炮制方法对马钱子毒性的影响.科技信息.2007.22:24

[3]王伟.马钱子的质量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7.02(3):98

[4]孙丽荣,袁春华,李晓文,等.油炸马钱子的生物碱成分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1.9(4):5-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05.34.

[6]林风文.马钱子炮制工艺及化学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1999.18(3):24.

[7]任常胜,刘涛.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蒙药马钱子炮制[J].中国民族医药志.2007.12(12):55.

[8]占永良.炮制对马钱子生物碱含量及毒性的影响分析[J].浙江中医药杂志.2009.44(10):760.

[9]王晓崴,易炳学,龚千锋,等.正交试验法优选醋泡马钱子的炮制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 13-15.

[10]王晓崴,易炳学,龚千锋,等.对比樟帮尿泡马钱子与醋泡马钱子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4.25(4) : 853-855.

[11]杨红梅,刘若轩,李丽明,等.不同制法马钱子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材,2016.39( 6) :1276-1278.

[12]刘险锋. 不同炮制方法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及士的宁的影响[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36-137.

[13]沈玉杰, 瞿群威, 丁建江, 等. 爆压法对马钱子总生物碱的影响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4.32(2):17-18.

[14]陈晓亮, 归筱铭, 谢振家. 炮制对马钱子生物碱成分和毒性药效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3):151-153.

[15]陈龙, 施铮, 曹亮, 等.6 种真菌发酵对马钱子降毒保效作用的初步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29(3):476-480.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温度1(180℃):油炸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年3月上旬:文献综述思路形成,实验方案制定;

第二阶段:2022年4月至5月:进行实验研究;

第三阶段:2022年5月至6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采用油炸的方法,更深入的研究油炸温度、时间对马钱子毒性成分的影响,提高用药安全性,为企业生产制造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