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内容:建立了荷瘤鼠血浆和组织样品中 PTX和铁含量的测定方法,以 Taxol为对照制剂,研究了 PTX-MNAs2000和低铁浓度的 PTX-MNAs2000的肿瘤靶向性,并考察了外加磁场的强度以及磁场加载时间对肿瘤靶向性的影响。
研究意义:磁性纳米粒(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在药物靶向治疗、核磁共振造影、肿瘤热疗、细胞标示 /分离、免疫测定、组织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构建具有合理物理、化学性质的磁性纳米粒,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 文献综述
磁性纳米粒肿瘤靶向性研究现状摘要 磁性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成像和治疗,但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大障碍是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不能达到足够的浓度。
主动靶向磁性纳米粒子是磁性纳米粒子表面欧联特定的靶向配体,靶向性结合特定的肿瘤细胞。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肿瘤;主动靶向磁性纳米颗粒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已经被证实[1-2],其中主动靶向磁性纳米粒子的主动靶向性提高了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处的浓度,减少了在正常组织的聚集,产生肿瘤成像的强信号或使治疗因素在肿瘤细胞达到最佳的量[3],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4],已成为国内外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热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以 Taxol为对照制剂,选定长循环效果昀佳的 PTX-MNAs2000和低铁浓度的 PTX-MNAs2000进行荷瘤鼠肿瘤靶向性研究,并考察外加磁场强度( 1.2 T和 0.4 T),以及磁场加载时间对肿瘤靶向性的影响。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年1月~2月:形成思路、制定方案;第二阶段:2022年3月~5月:初步试验、实验研究;第三阶段:2022年6月: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建立小鼠皮下肿瘤模型采用核磁共振、组织切片普鲁士蓝染色等方法观察紫杉醇磁性纳米重组体的肿瘤靶向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