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在牧草种植上,我国农民还存在着很大的盲区,很多人不知道种什么样的草好。
红三叶是我国优质的栽培牧草之一,本课题对瑞德、巴东、绚丽、春茵、岷山、巫溪6种品种的红三叶进行研究,探明品种和生长时期对红三叶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的影响,为本地区红三叶生产提供参考。
红三叶又名红车轴草、红花苜蓿、金菜花、红荷兰翘摇等,为豆科三叶草属牧草,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和最重要的牧草之一。在英国和新西兰,它是继白三叶之后的第二大豆科牧草,在美国,种植面积仅次于紫花苜蓿[1-3]。目前,已成为欧洲,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区重要栽培豆科牧草之一。我国江淮流域、华南、西南等地均有栽培,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及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优良的豆科牧草[4-9]。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
通过田间实验,以瑞德、巴东、绚丽、春茵、岷山、巫溪6个品种红三叶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下,各种红三叶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变化,阐明品种和生长时期对红三叶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得出本地区适宜种植的红三叶以及适宜的利用时期。
课题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株高 | 直接测量法 |
干鲜重 | 称重法 |
茎叶比 | 干燥称量比较法 |
营养成分 | 概略养分分析法 |
消化率 | 离体消化试验法 |
技术路线:
收集各个品种的红三叶种子→田间随机区组三次重复播种→不同时期对不同品种的红三叶进行取样→通过分析株高、干鲜重、茎叶比、营养成分以及消化率等指标,分析品种和生长时期对红三叶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实验方案:
1.试验设计
对瑞德、巴东、绚丽、春茵、岷山、巫溪6个红三叶品种进行田间播种实验,每个品种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2.相关参数的测定
2.1生产性能相关参数
采用测量、烘干、称重等常规方法,测出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的株高、干鲜重和茎叶比等,阐明品种和生长时期对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
2.2营养价值相关参数
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及离体消化试验法,测出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红三叶的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以及消化率,阐明品种和生长时期对红三叶饲草品质的影响。
可行性分析:
田间播种实验可在校牌楼教学基地以及浦口基地进行;
株高、干鲜重、茎叶比、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消化率等参数均可在院实验室测定,且指导教师长期从事牧草生理生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动科院教学实验中心具备本研究所需仪器设备;学校图书馆及附属的电子期刊网文献资料丰富,文献查找及管理平台十分健全;研究者已系统学习牧草栽培的相关课程,具备完成本实验研究任务的能力。
4. 研究创新点
红三叶是我国优质的栽培牧草,研究品种和生长时期对红三叶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实验适用性,对充分利用土地,保障地区红三叶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10-2014.03收集不同品种红三叶种子,播种,田间管理;
2013.12-2014.04相关参数的测定;
2014.04-2014.05整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