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四物汤来源于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熟地黄、 白芍、当归、川芎4味组成。
功能补血调血,用于一切营血虚滞,妇人月经不调,脐腹作痛及崩中漏下,血瘕块硬,舌淡苔白等证[1]。
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剂,也是调经的基本方剂[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本实验旨在测定四物汤合煎液及单煎混合液在不同静置时间的沉淀量并分析上清液的紫外光谱,比较合煎液与单煎混合液成分含量及二者成分受存放时间影响的差异性,探究不同煎法及静置时间对成分的影响,有利于四物汤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存放时间及煎煮方式从而提高疗效。
2、研究内容2.1 沉淀量随静置时间的变化及合煎液与单煎液沉淀量的差异制备四物汤合煎液和单煎混合液,存放于4℃冰箱中,每隔3d分别过滤两份样品,将定量滤纸烘干至恒重称量。
2.2 上清液成分随静置时间的变化及合煎液与单煎混合液的差异制备四物汤合煎液和单煎混合液,存放于4℃冰箱中,在放置0d、3d、6d、9d、12d时分别过滤两份样品,对上清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分析比较紫外吸收光谱。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1.1 确定处方 当归10g,川芎8g,白芍12g,熟地12g。
1.2 试验材料 白芍购自安徽亳州,熟地、当归、川芎购自江苏省机关医院中药房,经吴健老师鉴定,白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hosch.)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1.3 供试品溶液制备(1)四物汤合煎液 按照四物汤配伍比例,分别精密称取当归10g,川芎8g,白芍12g,熟地12g,共同煎煮,将煎液滤过作为原液。
4. 研究创新点
从实际应用出发,研究四物汤贮存时间对汤剂成分的影响,促进对四物汤的质量和稳定性控制,有利于服用者对四物汤贮存时间的把控,使疗效达到更佳。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实验预计在2017年11月1日-2018年5 月1日完成:(1)2017.11.01-2017.12.15 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
(2)2017.12.20-2017.12.25 实验材料搜集和仪器准备。
(3)2017.12.31-2018.01.15 预实验。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