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四物汤为经典名方,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和川芎组成,具补血、调血之效,主治营血虚滞证[1]。
最早出自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从汉代《金匾要略》胶艾汤化载而来[2],在药效方面最初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用于治外伤淤血作痛,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开始用于治疗妇人诸疾[3],包括冲任虚损、月经不调、崩中漏下及血瘤块硬、时发疼痛等[4,5]。
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剂 ,也是调经的基本方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以川芎、白芍、熟地、当归等中药材为材料,以四物汤古方配伍为基础,探究不同配伍以及不同极性溶媒提取对其总固体量的影响,为四物汤的高效提取利用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1)测定同一极性溶媒提取条件下,不同古方配伍四物汤浸膏密度颜色以及总固体量。
确定同一提取条件下的最佳配比。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总固体量的测定等量各药液浓缩后于烘箱中烘至恒重。
(2)浸膏密度测定各药液浓缩至相同浸膏浓度,采用玻璃密度计进行测量。
(3)浸膏颜色的测定各药液浓缩至相同浸膏浓度,采用色度计进行测量技术路线:1.研究配伍对四物汤总固体量影响2.不同极性溶媒提取 不同古方配伍3.浓缩干燥至相同药材浓度4.1密度计测定浸膏密度4.2色度计测量浸膏颜色4.3烘箱烘至恒重测定总固体量5。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关于四物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剂工艺、临床应用等方面,而关于不同配伍比例对于四物汤浸膏质量以及总固体量等方面研究尚未见报道。
同时四物汤作为中医中止血调血的经典方剂,效果显著,应用广泛。
本实验从不同古方配伍出发,研究不同配伍对四物汤总固体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极性溶媒对于四物汤总固体量和浸膏质量的影响,为四物汤的高效提取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研究预期在12个月内完成:2017年5月-2018年6月2017年5月-8月:进行前期工作,查找文献资料,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
2017年9月-2017年12月:完成预实验,筛选适宜四物汤提取的溶媒极性以及古方配比。
2018年1月-2018年3月:完成四物汤总固体量以及密度颜色的测定。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