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近几年,基于3D打印的微流控芯片制作因其无需传统模具、组装成本低、能做到较高精度和复杂度等优点逐渐兴起,已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就3D打印的原理、应用及微流控芯片在药物筛选、评价方面的应用作简单介绍。
1.前言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增材制造、积层制造)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树脂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构建物体的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传统的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且通常需要使用大型仪器,这些问题限制了微流控芯片的低成本快速制造。
而3D打印具有节省材料、能做到较高精密度和很高复杂程度、无需传统模具、组装成本低、成形快等特点,将3D打印技术与微流控芯片制作相结合,有望实现微流控芯片的低成本快速制造。
研究途径:微流控芯片的图案化设计→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参数摸索→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具有良好精度的微流控芯片→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表征(外观、微结构、液体流速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