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内容:探清影响超滤分离、表面张力的因素及条件,规范超滤操作方法,建立中药皂苷成分存在状态的表征方法。
研究意义:超微孔过滤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医药卫生水平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血液透析、蛋白纯化、有害物质的去除、水的净化等方面得到着重应用,中药成分超滤分离过程中溶液环境、成分存在状态和膜面组成的变化是膜分离中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选择三萜皂苷,根据其结构特点分析其在不同溶液环境及膜材质表面的存在状态和吸附特征,为中药成分的超滤时膜组件的选择、溶液环境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指导实验和大规模生产上膜的选择,提高膜分离的效率,继而提髙产品质量,对中药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文献综述
乌苏酸超滤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中药成分超滤分离过程中溶液环境、成分存在状态和膜面组成的变化是膜分离中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选择界面效应较强的乌苏酸,根据其结构特点分析其在不同溶液环境及膜材质表面的存在状态和吸附特征,建立适用于中药成分超滤分离的膜材质修饰机制计算方法。为全面认识超微孔过滤原理及成分透过规律提供理论基础,推广膜分离的应用领域,推动膜产业发展。
关键词:乌苏酸、表面张力、超滤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药液浓度、离子浓度、药液PH和乙醇体积分数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究聚醚砜材质超滤膜对乌苏酸透过率的影响,主要考察四个因素:药液浓度、膜的截留分子量、药液PH和乙醇体积分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超滤液中乌苏酸的浓度,通过计算得出乌苏酸的动态透过率和各有效成分的吸附率,从而比较得出四种影响因素对乌苏酸中各有效成分的透过率和吸附率的影响大小,为中药成分膜分离参数的优选以及溶液环境的调节提供数据基础。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18.1-2文献综述,思路形成,实验方案制定;
第二阶段:2018. 3-4初步试验、实验条件选择;
第三阶段:2018.4-5进行实验研究;
5. 难点与创新点
中药成分超滤分离过程中溶液环境、成分存在状态和膜面组成的变化是膜
分离中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选择界面效应较强的三铁皂苷乌苏酸,根据其结构特点分析其在不同溶液环境及膜材质表面的存在状态和吸附特征,考察表面张力与成分透过率之间是否有直接联系,建立适用于中药成分超滤分离的膜材质修饰机制计算方法,为中药成分的超滤时膜组件的选择、溶液环境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