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28 10:23: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具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黄精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黄精药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郭宝娜摘 要黄精为黄精属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干燥块茎,其主要功效成分包括多糖、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等,但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5版药典仅以黄精多糖作为药材质量评价指标显然欠妥,且随着对黄精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展其质量标准和质量标志物研究为形势必然。

因此,本文对3种来源黄精中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其药材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精,化学,研究进展,甾体皂苷,高异黄酮黄精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6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北亚热带,我国有31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方热带以外的广大地区[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滇黄精、黄精及多花黄精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本实验选取黄精中以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重楼皂苷VII、重楼皂苷VI、薯蓣皂苷元、偏诺皂苷元等为代表的甾体皂苷类成分,以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大波斯菊苷、芦丁、芹菜素、山奈酚、槲皮素等为代表的黄酮类成分,以腺苷为代表的核苷类成分,构建构建基于多化学类型、多指标成分的评价体系,对黄精药材鲜品、晒干品以及九蒸九晒各组样品进行比较研究。

一、基于HPLC-ELSD法黄精药材特征图谱的建立采用HPLC-ELSD法分析黄精药材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基于HPLC-ELSD建立黄精鲜品、晒干品、九蒸九晒各组样品的特征图谱,并对所建立的特征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鉴定,结合对特征图谱的分析、含量测定和质谱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

二、基于HPLC-UV法特征图谱的建立在已经建立黄精药材HPLC-ELSD特征图谱的基础上,采用HPLC-UV法进一步建立其基于HPLC-UV法的特征图谱,并对特征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了鉴定,为黄精药材质量控制提供鉴定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日期 实践安排 完成情况2.21-2.27 查阅并整理文献资料 完成2.27-3.11 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3.11-5.31 进行课题实验 待进行5.01-5.30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待进行

5. 难点与创新点

目前关于黄精的比较研究多见于性状、显微及薄层等鉴别研究,其含量测定指标也仅限于黄精多糖限量的层面,而甾体皂苷类、高异黄酮类、核苷类成分也是其主要功效组分。

本研究拟构建的黄精药材基于多化学类型、多指标成分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高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标准;中药饮片、提取物是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体系,采用化学指纹图谱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药材整体化学信息,可用于解决生产前的药材真伪鉴别、区分药材的不同部位、考察商品与成药的质量、追溯制剂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检测原料与成品之间批间质量的稳定性问题等;但指纹图谱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检测的指纹峰可能不包含中药有效成分,指纹图谱中的化学信息并不能够与药材功效活性一一对应,不能直观反映中药疗效。

黄精是药食两用补益类药材,具有抗衰老、抗氧化、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本研究拟构建黄精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药理评价模型,尝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图谱对比等方法进行谱效关联,明确黄精提取物抗氧化物质基础,为完善黄精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