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番荔枝内酯对MCF-7/Adr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2 11:29: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系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植物,原产于美洲热带,是著名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均有栽种。其果形状类似荔枝故名番荔枝,别名林擒、甜果、佛头果等,具食疗功用,在我国民间有用番荔枝根治疗急性赤痢、脊髓骨病和精神抑郁症的传统,叶则被用于治疗膀胱炎、糖尿病、头痛及失眠等疾病,将其果实用作杀寄生虫药剂或治疗恶疮等疾病。中药番荔枝子,记载于《广东植物志》,其味苦,性寒,归心、肺、肝、肾、脾经,具有消积杀虫、清热解毒、解郁、止血等功效,主治恶疮肿痛、驱虫。80年代初,Jolad等在植物Uvaria accuminata(番荔枝科)中分到第一个番荔枝内酯Uvaricin,其药理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强大抗癌、杀虫、抗菌、杀寄生虫等药理活性。自此激发了海内外植物学家,化学家及药理学家等对番荔枝科植物的广泛关注及研究,前期研究表明,番荔枝子富含番荔枝内酯类成分,而番荔枝内酯的生物学活性与中药番荔枝子的药理活性一致。本实验室前期在番荔枝子中分离的到了8个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本课题用细胞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番荔枝内酯对MCF-7/Adr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的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摘 要]中药(Chinese herbology、Traditional Materia Medica),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近年来得以飞速发展的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对中药方剂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目前已成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是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能准确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谱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药物作用机制、中药物质基础、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将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拓展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用MTT法测定8个番荔枝内酯的IC50,筛选出对MCF-7/Adr细胞活性较好的番荔枝内酯。

2、将活性较好的番荔枝内酯对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给药培养,培养48h后,猝灭细胞,提取细胞代谢物,并用LC-MS进行测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2022年2月 查阅文献,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2022年3月测定八个番荔枝内酯类成分对MCF-7/Adr的半数抑制率。

2022年 4月以活性较好的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对MCF-7/Adr细胞进行测试,并用LC-MS技术检测细胞代谢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番荔枝在全球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我国广东、云南、广西、浙江、海南、台湾均有大面积引种栽培。番荔枝果实作为一种水果,有大量的消费,而种子作为废弃物被随意丢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所以对番荔枝子的研究,以期开发其药用价值尤为必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