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1 前言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3]。
纳米粒子的粒径在1-100nm之间,处于原子簇与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状态,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具有一些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从面产生一些优越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一个主要特性就是随着粒径的减少,其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表面积、表面能和表面结合能也随之增大。
此外,由于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趋于稳定,因而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首先选取合适的钛源,通过液相合成法合成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绘制品红(或甲基橙)标准曲线,并以品红(或甲基橙)为吸附对象,通过对比标准曲线以确定纳米二氧化钛对红(或甲基橙)的最佳吸附条件;这些吸附条件主要包括溶液pH值,吸附时间以及其他吸附质共存时对纳米TiO2吸附铅性能的影响。
最后通过研究纳米TiO2对品红(或甲基橙)的静态吸附容量,以考察纳米TiO2是否可以作为品红(或甲基橙)分离、富集的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