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微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高铁酸盐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氧化剂,在水处理领域备受瞩目,其在降解微塑料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铁酸盐对水体中微塑颗粒的降解效果及机理,为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微塑料污染治理已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涵盖了吸附、过滤、生物降解、高级氧化等多种技术。
其中,高级氧化技术因其降解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备受关注,而高铁酸盐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在微塑料降解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高铁酸盐为主要处理剂,系统探究其对水体中微塑颗粒的降解效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不同浓度高铁酸盐对微塑料去除率的影响:考察不同浓度的高铁酸盐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确定最佳的反应浓度范围。
2.反应时间对微塑料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反应时间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时间。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准备:-选择代表性的微塑料种类,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并进行预处理。
-准备高铁酸盐溶液、缓冲溶液、自由基猝灭剂等实验试剂。
2.实验方案设计:-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考察高铁酸盐浓度、反应时间、pH值、微塑料种类等因素对微塑料去除率的影响。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系统研究了高铁酸盐对不同种类微塑料的降解效果,揭示了其降解规律,为高铁酸盐技术应用于实际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探究了高铁酸盐降解微塑料的反应机理,为开发高效、环保的微塑料污染治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3)分析了水体中常见离子和腐殖酸对高铁酸盐降解微塑料的影响,以及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为高铁酸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晓静,陈玲,王硕,等.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0,42(11):1317-1322.
2. 张倩,李爱民,杨红伟,等.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9):2859-2870.
3. 李丹,张倩,李爱民,等.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迁移与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6,35(12):2563-257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