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毕业设计内容 1.研究不同蚂蚁含水量对其浸出物的影响2.在恒定含水量的情况下,从蚂蚁产地、采收期、炮制方法等发面研究其浸出物的差异3.研究不同烘干温度、时间对蚂蚁浸出物的影响 二、毕业设计意义蚂蚁又称玄驹、蚍蜉、状元子,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也是一类食用和药用资源昆虫。
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以蚂蚁作为食物的记载;蚂蚁作为药用,在我国也起源甚古,如汉代治疗筋骨软弱的金刚丸,就是用蚂蚁磨粉加蜜而成。
在唐代、宋代的医药著作中,对于蚂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等均有记载。
2. 文献综述
[1]郭 成,张文波.我国药用蚂蚁的开发与利用概况.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7(7):22-24[2]何 颖,李经才.蚂蚁制剂药理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当代医药.时珍国医国药,2003,14 (2):113-115[3]冷爱晶.玄七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2):45-45[4]丁大勇,马舒伟.蚂蚁成分及药理研究的进展.黑龙江医药,2005,18(5):330-331[5]苏启表,何飞,曾宪彪等.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和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2020-2022[6]杨月伟.蚂蚁的药用价值及资源开发.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87-88[7]刘爱文,陈 忻,肖雪燕等.蚂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性能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66-69[8]张志高,张大治,安玉英等.中国蚂蚁资源研究进展.农业科学研究,2007, 28 (3):63-67[9]周善义.中国蚂蚁分类学研究进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244-2511[10]吴志成,嵇顺初,凌华浓等.蚂蚁类风湿灵的临床应用.江苏中医,1997,18(3):13-15[11]高 梅,贾 镭,刘 莹等. 蚂蚁乙肝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0,27(8):380-381[12]李峰,周源.蚂蚁独特的治病和抗衰老作用.免疫学杂志,2004,20(3):127-128、132[13]王忠,袁国英,刘保刚等.大黑蚂蚁制剂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生物作用的实验研究.老年学杂志,1992,12(1):47-47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查阅文献-确定水分及浸出物检查步骤-不同水分对浸出物的影响-确定最佳含水量-探究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法对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确定蚂蚁产地、炮制方法-从烘干温度、时间等方面进行试验-汇总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4. 工作计划
2.26-3.8查阅文献资料3.9-3.15完成开题报告3.16-5.31 进行课题实验6.1-6.7 完成毕业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对蚂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报道较多,但针对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影响因素的报道很少,本实验以蚂蚁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从蚂蚁含水量、蚂蚁产地、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找出其与蚂蚁浸出物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的指出蚂蚁最佳蚂蚁浸出物的产品来源及制作工艺,对于提高蚂蚁制剂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