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群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为第二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发病机制的典型特征为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等。
卡非佐米是第二代不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神经毒性较硼替佐米小,对已对硼替佐米耐药的MM也有强力的活性。7项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即使是对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均已耐药的复发/难治MM患者,卡非佐米治疗的总反应率(overallresponserate,ORR)仍达30%,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ORR为67%,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的ORR为76.9%、PFS为15.4个月。卡非佐米已于2012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MM,用于一线治疗初诊MM患者的研究则还在进行中。
2. 文献综述
卡非佐米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许红伟
摘要通过查阅和总结文献认识到卡非佐米为四肽蛋白酶体抑制药,靶向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活性位点,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包括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药治疗并证实在最近期治疗完成的60d或60d内疾病进展的多发性骨髓瘤。本文在检索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卡非佐米的药理作用、药动学、药效学及和卡非佐米类似的其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路线一:1考察每个合成实验步骤中反应物浓度对化合物A纯度的影响;
2考察每个合成步骤中反应时间对化合物A纯度的影响;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6日~2月1日:熟悉实验环境和实验操作,确定论文课题,制定实验方案和路线;
2022年3月1日~3月20日:做化合物A的合成相关实验研究,使合成化合物A的纯度达到99%以上;
2022年3月23日~4月3日:做化合物B的合成相关实验研究,使合成化合物B的纯度达到99%以上;
5. 难点与创新点
卡非佐米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目前文献报道少,生产工艺复杂。本次论文实验在查阅国外专利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合成路线过程中反应的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等的变化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以期优化合成路线、提高收率,使产品纯度达到医用标准和实现工业化生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