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逆转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28 10:22: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意义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全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

肺癌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大于7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的耐药机制及耐药后的治疗方案 摘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据很大比例.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以表皮生长因子为靶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在治疗KSCLC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具有良好的前景。

但不可避免的是,患者在使用该药物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患者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1) 体外水平研究双氢青蒿素同EGFR-TKI的联合效应1) EGFR-TKI耐药细胞模型的建立:采用浓度递增法建立EGFR-TKI耐药细胞株,作为耐药细胞模型用于后续实验。

亲本细胞选用PC-9(EGFR E746-A750)和H1975(EGFR T790M),EGFR-TKI选用吉非替尼(Gefitinib,Gef)和奥斯替尼(Osimertinib,Osi),建立对应的PC-GR(PC-9耐吉非替尼),PC-OR(PC-9耐奥斯替尼),H1975-OR(H1975耐奥斯替尼)耐药细胞株。

方法如下:待亲本细胞长至60-70%融合度时,加入10 nmol/L Gef或Osi 干预48 h,然后换不含药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存活的细胞,待长满至80%时加入50 nmol/L Gef或Osi 干预48 h,再换不含药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存活的细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 :学习细胞培养及细胞相关技术;学习Western blot、MTT比色法的原理、操作及其注意事项;搜索和查看相关文献,了解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知识。

2022年2月:学习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联系灌胃、腹腔注射,肿瘤体积量取方法。

2022年3月:开始细胞培养,正确进行细胞复苏、传代、给药、种板、冻存等操作,练习并掌握Western blot、MTT比色法等技术,了解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体内药效学评价的方法;探讨双氢青蒿素逆转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机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双氢青蒿素作为已上市药物,目前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种类型疟疾。

双氢青蒿素在肺癌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适应症拓展应用是本课题成功揭示NSCLC EGFR-TKI耐药的全新机制基础上的全新发现。

本课题通过揭示双氢青蒿素逆转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机制,期望可以克服EGFR-TKI耐药问题,这种老药新用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性的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